逾20万“候鸟老人”南下三亚越冬 抱团规律生活
北方被冰雪覆盖时,他们“南下”越冬;春风唤醒了北国时,他们又“北上”消夏。
据估算,仅海南三亚每年就有约20多万北方老人在此越冬。这些像鸟一样迁徙的老人,被称为“候鸟老人”。
4月14日,华灯初上。一曲“东北风”伴着椰风海韵,在海南三亚鹿回头广场响起,程福利和她的姐妹们陶醉在这气候怡人的夜晚……
去年12月左右,这支队伍近500多人,这两天剩下的人数不足30人。在这群来自天南海北的“候鸟老人”中,从沈阳来的程姨无疑是一只“头雁”,大伙送她绰号“小沈阳”……
公寓生活
省钱省事,工薪族选择
下洋田老人公寓离三亚鹿回头广场很近,属于三亚市中心的繁华地段,一幢老式的六层楼建筑显得有些破旧,程姨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两个冬天。这条街上还有很多这样的老年公寓。每年9月底,老人们陆续来到公寓,他们多数是工薪层。
经营这家公寓的老板叫杨定辉,今年35岁。公寓有80多个房间,最火的季节这里会住上150余位老人。而来这里的老人北方人居多,从沈阳来有20多人。4个月以上每人1300元/月,如果只住一个月就要1600元。
“早餐有鸡蛋、豆浆、玉米粥、地瓜粥、稀饭、馒头、小菜;中午是两荤一素,一汤一米饭,固定一周能吃上两次海鱼,晚餐不定期有包子、面条、馄饨,米饭时是两个菜。因为东北来的老人居多,包子、饺子都是老人教我做的。”
吴淑珍阿姨对这样的伙食还是挺满意的,一日三餐省得自己做了。
选择三亚
患病老人想找个舒服的活法
王丽芝的房间靠近公寓走廊的尽头。这里透风,房间也更明亮一些。她每年都会提早订下这个房间。
她的老伴常大爷今年87岁,是锅炉公司的离休干部,是一位老八路。5年前,常大爷得了严重的哮喘病,一年到头常住院,走两步就要一喷药。王阿姨说,她一天拎着个氧气袋到处跑,老伴身体遭罪,她心也跟着难受。3年前,同事就劝他们到海南过“候鸟”生活,说对身体有好处。
王阿姨说,来这里住了不久,常大爷的哮喘病就开始好转。住了一年,再也没住院,呼吸顺畅了,走路也不用喷药。他们很后悔没早点来。
“说心里话,如果没有病可能不会选这样的生活。一是因为费用不低,每个月俩人2400元固定要交的,日常里再买牛奶和水果一个月算下来大约要花3000多元。路费的支出也是一大笔,就算再选便宜的机票一个人单程也要接近1600元的。对工薪阶层而言,生活压力并不轻松。再就是离开家,这种漂泊在外的感觉始终让我们不踏实。”王阿姨说。
说到看病的事,王阿姨说,“啥时候咱沈阳的医保卡在这也能用就好了。”
杨定辉注意到,来公寓住的老人七成左右是为了养病。
排遣寂寞
海滩上成群结队规律生活
没事的时候,韩素坤老人就来老年公寓找程福利这些姐妹。大家一起去海滩走走,或者下海游游泳,游累了就在椰树下打打扑克,晚上去跳广场舞,生活很自在。程福利说,当“候鸟”要学会排解寂寞,毕竟这里没有你的亲人、邻居和发小玩伴。
下洋田老人公寓离大东海风景区步行大约15分钟的路程。程阿姨说,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到海边转转,感受一下大海的宽广。每天的生活很有规律。这里的公交线路都能满足大家的出行。
来年再见
要回家了,心情依旧迫切
如今公寓里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不少人也都定了自己的归期。
从3月底开始就有老人陆续离开,王阿姨老两口在公寓里是最后一批回沈阳的“候鸟老人”。“4月21日,我们就要回家了,天开始热了,去年回去晚老头身上起痱子了,很遭罪的。今年打算坐火车回去,这样能省一些,沿途也可以看看风景。”说到回家,王丽芝很兴奋。“想孩子想孙子,毕竟离家半年了。过春节的时候,心里挺难熬的。”
和家人分离的痛苦也是这些“候鸟老人”最大的痛点。
公寓前的8路公交车直达三亚的凤凰机场,当公交车缓缓驶来,程阿姨抛下一句“来年再见”便上车了。
在异乡寄居,她们这些“候鸟老人”就像是一个新的家庭,注定会成为这座城市别样的风景……
记者手记
习惯“迁徙”也是一种释放
老年公寓的老人多数来自北方,相同的生活背景、同样的饮食习惯,很快就让老人消除陌生感。融合性、熟悉感、生活的随意、气候的舒适都让“候鸟”们很开心。
他们习惯了迁移的同时,也释放了自己。本报记者 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