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乞者用名牌手机 假“聋哑人”日收入500多
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市民偶尔会看到一些乞讨者混迹其间,他们有的打着“工艺品”募捐旗号,有的手持“残疾人证”鞠躬作揖,逐个向乘客讨钱。由于市民爱心被行乞者利用,执法队员处罚地铁行乞的法律依据不足等因素,使得地铁行乞这一不文明现象反反复复存在,难以根除。
杨卫(化名)悠悠地走进地铁1号线执法大队深大站值班室,他笑嘻嘻地对办公室内的执法队员点点头,似乎对这的一切程序了然于胸。自去年年底以来,这已是他第9次因在地铁乞讨被执法队员逮到。
按照规定,乞讨和卖艺影响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是被明令禁止的。今年以来,深圳地铁运管办加大了对轨道区域扰乱车厢秩序的地铁行乞行为的整治查处力度。在4月份的专项清理行动中,执法队员救助清理了180人次的地铁沿线乞讨人员,当中不乏一些如杨卫一样的“老面孔”。
市民吐槽地铁“乞讨”
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市民偶尔会看到一些乞讨者混迹其间,他们有的打着“工艺品”募捐旗号,有的手持“残疾人证”鞠躬作揖,逐个向乘客讨钱。据一些乘客反映,因为地铁车厢空间密闭,为避免纠缠的麻烦,遇上讨钱的时候多数会施舍一点。在网络上,也时不时有网友反映深圳地铁列车上有人行乞的情况。
日前网友“tracy”在网上对“地铁有人行乞”一事吐槽了一番。据该网友陈述,当天其在拥挤的车厢内,看到一名手拿文件夹板的20岁女孩以“聋哑人”自居,沿着车厢乞讨。“板上夹有一张类似爱心捐款倡议书的资料,上面有表格写着捐款人、金额等内容。”“tracy”说,她专门找年轻人“下手”,一边比划着示意“要钱”,乘客给钱后她就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tracy”本来认为,这个小女孩打着“爱心捐款”旗号的做法很值得质疑,应该会徒劳无功。但没想到,一节车厢内仍有几个人给她捐了款,而且都是10元以上的金额。
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市民偶尔会看到一些乞讨者混迹其间,他们有的打着“工艺品”募捐旗号,有的手持“残疾人证”鞠躬作揖,逐个向乘客讨钱。由于市民爱心被行乞者利用,执法队员处罚地铁行乞的法律依据不足等因素,使得地铁行乞这一不文明现象反反复复存在,难以根除。
出地铁站后,这位网友拉住了一名为女孩捐过款的女乘客,问她“为何不知道真假就捐钱给小女孩”。结果对方竟然反驳:“管她是真是假,不就是10块钱吗?”这位网友目睹的经历引起了一些市民的反思,有网友跟帖说,这位爱心“爆棚”的小姐代表了一部分市民的心声,地铁行乞者们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一而再、再而三的进入地铁站“作案”。
行乞者也用名牌手机
网友的这一说法得到了执法队员的证实:不少行乞者喜欢到地铁行乞,除了冬暖夏凉、遮风避雨外,更重要的是看中了市民的善心,把公众的爱心当成获利的筹码,施舍人众,获利颇丰。“行乞者中假扮成残疾人的并不少。”据执法队员介绍,在逮住的地铁行乞人群中,很大一部分是年轻人。被抓着的时候,兜里至少都有个200元以上,一天讨个500、600元也是常事。
去年年底,1号线执法大队的队员们曾在深大站逮住一名20出头的小伙子,当时他正拿着“聋哑人”证件沿车厢讨钱。当执法队员将其带入值班室后,他居然掏出了一只名牌手机,按下号码后对着电话“噼里啪啦”说了一通,明显是持假证乞讨。在进行劝阻教育后,执法队员将其移交给地铁公安进行处理。对此,有市民表示,作为地铁乘客,一旦遇到乞丐,不必表现出浓浓爱心,应该不予施舍,使乞丐“颗粒无收”,自然会让他们意识到在地铁“乞讨无门”。
我们做得可以更多
根据《深圳市地铁运营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在我市地铁所辖区域内严禁擅自设摊、卖艺、乞讨、募捐。地铁执法队员在巡查或乘车期间,如发现类似人员,可第一时间进行管制,并进行教育或经济处罚。不过,这一执法依据却略显单薄。正是由于市民爱心被行乞者利用,执法队员处罚地铁行乞的法律依据不足等因素,使得地铁行乞这一不文明现象反反复复存在,难以根除。
有关专家指出,遏制地铁行乞现象,除了加强地铁自身管理外,管理方可以通过公布专门举报电话或其他公开渠道,鼓励广大乘客进行现场举报,全方位地落实齐抓共管,定期将一些强行行乞、屡教不改的职业乞丐资料在地铁出入口处公布。同时呼吁广大地铁乘客共同配合,不要随意向地铁乞讨者施舍,滥施同情心。相信对于真正因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极端困难者,政府相关部门自会给予救助和解决。而对于那些以行乞之名好逸恶劳、把地铁当作“摇钱树”、“聚宝盆”的职业乞丐,应使他们无所收获直至逐渐撤出,还地铁以有序和安宁。(深圳都市报记者 徐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