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八旬夫妇相濡以沫的爱情:住牛棚早出晚归砍砖(图)

2013年10月30日 16:34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八旬夫妇相濡以沫的爱情:住牛棚早出晚归砍砖(图)
他拉着她,他81岁,她82岁,走在落叶飘零的路上。
两个人每天都在拆迁工地上收拾砖块。
拉了一车砖头,送往收购站。
拉了一车砖头,送往收购站。

  “我这活不能停,一停下来就干不动了。”家住西岗村的81岁老人李玉起指了指他的腿说。

  每天,82岁的老伴和他一起,把工地拆迁留下的废砖修成可用的整砖卖钱(俗称“砍砖”),从早干到晚,一天能砍300块。

  李老汉说,他来郑州打工20多年了,2年前,老伴提出要来郑州和他一起干,想看看大城市,尝尝这儿的胡辣汤。

  从此,他们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砍砖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说过得很幸福。 

  儿女孝顺,但他们选择留在郑州,住在牛棚

  沿着西岗村公路边一条泥泞的土路,拐进一条约一米宽的胡同,沿途还要留意地上的牛粪,曲曲折折近300米才来到了两位老人的住所——牛棚里隔出的一个几平方米的房间。

  房间的隔壁养着5只牛,15只羊,刺鼻的气味令人不适。两年前,因为租的房子拆迁,李老汉从柿园村搬到这里——因为房租便宜。

  这是一个养牛厂,因为规模不大所以空出了一块地方,老板用水泥石棉瓦把房间隔开,租给了他和另外一位租户,一个月50元钱。

  “在农村生活习惯了,只要有个能住的地方就行。”李老汉说,儿女孝顺,想让他留在家里,但他还是选择在郑州住下。

  “嘿嘿,他比我有劲,我腰不好”

  早上7点,李老汉蹬着拉砖的木板车,拉着老伴离开家,赶往6公里外的一处拆迁工地。木板车“吱吱呀呀”地走在落叶飘零的小路上。

  半路上,他们会到一家小店买两碗胡辣汤,他们是那里的常客,小店的胡辣汤比别的地方便宜一元钱。两碗2元钱的胡辣汤,1元钱的包子,这是他们的早饭。

  拆迁工地到了,大部分遗留的墙体已经运走,只留下一些零散的泥土和砖块。墙体内的钢筋和一些值钱的物件已被捡完,两个老人捡土堆上零散的砖块,把砖块上的水泥用砍刀砍掉,修成一块块完整的砖。

  刀落尘起,砍刀砍下的水泥灰嵌近了老人深深的皱纹里。两个小时,两位老人修出了100块砖,整齐地摆在身边。老太太稍慢,工作量不及老汉的一半。

  “嘿嘿,他比我有劲,我腰不好。”老太太脸上的皱纹牵出了一个浅浅的笑容。

  李老汉说,他们一般干到天黑,最多的时候一天修出了300多块砖,运到附近一处收购站。

  “其实我住的地方就有一个工地,但那里有一个大陡坡,我上不去。”李老汉说。

  “活一天少一天,要发挥武松打虎的干劲”

  “刚才还有人给我说,你整天下这苦力都是赶着送死哩。”看老伴往收购站送砖半天才回来,老太太有点担心,略带抱怨地说。

  “嘿嘿,人活着都是赶着送死,活一天就少一天,要发挥武松打虎的干劲。”老汉笑着说。

  老太太说,她性子直,脾气也不好,平时经常数落老伴,但老伴脾气很好,人老实,一看她发火,立刻堆起笑脸,哄她高兴。她也不晓得自己叫什么,只知道自己父亲姓陈,可以叫她李陈氏。老两口都是开封兰考县人。

  “我这人性子倔,脾气不好,平常闲不住,爱干活,也多亏我老伴人好,一直能容我。”陈老太说,她20多岁的时候因为邻里间的财产纠纷,气出了病。后来到开封治疗,病好了,坏脾气却加重了,平常总为一点儿小事发火。儿女、儿媳都很孝顺,很包容她,但她却心里有愧:“他们对我很好,都让着我,但我就怕儿媳受不了,跟儿子闹。老头了解我,我跟他在一块,自在。”

  她最大的心愿,是给老伴找个看大门的活儿

  两年前,看到孙子都已长大不再需要她的照料,她就来到郑州寻找老伴。一年前,他们在须水镇的一处工地砍砖,那里的砖头运完了,他们又来到这里,白天在外面吃着便宜的饭食,晚上就在家生火做饭。在郑州,她没有逛过庙会,没看过一场戏,每天被老伴拉着,穿梭于住处和工地的两点一线之间。但她说,她过的很开心。

  “哎,什么苦日子都受过,你说人老了还图个啥,也就图有个伴。”陈老太说。

  中午,两个老人固定的伙食是工地旁的一家面馆里的汤面,6元钱一碗,就两个馒头。

  昨天,他们吃完饭打算结账的时候,临桌一名20多岁的小伙子抢着为他们付了饭钱,跑出门坐上车走了,任凭两名老人在后面追着喊着。

  “这世上啊,还是好人多。”陈老太说,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老伴人和善,到哪都有好心人帮助,有的给他们送来棉衣棉裤,有的给他们送来饭食。

  “以前在须水镇干活的时候,有一位收砖的老板看到老伴特别的亲,我问他,我们都是干活的人,你不嫌他脏啊?他说:‘我才不会嫌他脏,我看见他就想起了我父亲。’”陈老太说,那位老板用两倍的价格收购了他们的砖头。

  后来转到福君庙,附近一位姓姜的退休老人也经常资助他们,给他们送运动鞋、衣服,还经常请他们到他家吃饭,“甭提了,一夏天的茶水都是喝他们家的”。

  受到许多好心人帮助,陈老太很满足,但她一直有一个未了的心愿:“我老伴有高血压,平常不能歇,一歇就垮了,但他老这么砍砖我嫌他太累,一直希望能给他找个看门的活儿,能让他没事了捡捡垃圾,转悠转悠,干得轻松一点。我问了好多地方都嫌他岁数大,不收他,不知道有没有好心人愿意帮我这个忙。”陈老太说着,又望了望还在忙着砍砖的老伴。(郑州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实习生 赵龙翱 文/图)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