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非遗“算盘”啥时打成韩国泡菜
今天,要祝贺中国珠算和韩国泡菜同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只是,中韩两国人的反应大相径庭:韩国媒体和民众为泡菜热烈炒作、欢欣鼓舞,我们却为珠算唉声叹气。中国的遗产珠算前途堪忧,而韩国的遗产泡菜却在东亚人的餐桌上大放光芒。
当然,有些中国网民对泡菜列入非遗不屑一顾,甚至讥讽韩国没有文化:如果大白菜都可以申遗,中国可以申遗的不计其数!的确,韩国文化不如中国的悠久和丰富,我们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也是世界第一。然而,这证明不了我们的申遗工作比人家做得好。如果不是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我们能吵着嚷着给端午节申遗吗?一些人已经习惯于满足“韩国、日本的很多好东西都曾是我们的”,以文化土豪自居,身后留下一地乱扔的宝贝。从这个角度上看,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越多,越显得后世子孙轻狂。
不错,这些年我们的确很重视文化申遗,包括国内自己的评选。可申遗的火热和文化热并非一码事。君不见,经过申遗前的热闹,申遗成功后挣得面子,非遗的命运依然如故,更谈不上进一步的保护和推广。濒危的遗产继承人,想开店付不起房租,想传承找不到接班人。
“岌岌可危”与“孤芳自赏”的文化,不该是非遗的宿命,也不该是申遗的全部。韩国泡菜、日本料理申遗的启示告诉我们,文化只有推向社会、推向生活才有生命力。当中国社会上还在呼吁借申遗“拨动”珠算重回课堂时,日本人早已在算盘上发现了代替电脑的乐趣。文化的“死活”,有时不在其本身,而在人。申遗应该在推动社会文化热上起劲,为文化开辟出路而非找虚无的“免死金牌”。一场泡菜和珠算的民间争议,或许才是国内非遗热真正要打的“算盘”。 (金陵晚报评论员 何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