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代表委员关注“停车难” 建议降低停车费
代表们说:公民的公共资源被侵占,老百姓的腰包被冠冕堂皇地盘剥
代表们建议:把停车费降下来,适应兰州消费水平,统一收费标准
在2014年的兰州“两会”上,“停车难”成了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问题。除了政协委员的4份提案,数位人大代表也准备向大会提交相关议案,为破解兰州市区的“停车难”出些好主意。2月18日晚,记者看见城关团的几位代表凑在一起,正修改完善一份关于“停车难”的议案,他们准备联名向大会提交这份议案。
这份由曾明、刘德生、何翠芳、黄一家、潘加法、韩庆、梁延喜等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题目为《关于要求严格审批并撤销部分临时停车场的议案》。与许多人“加快建设停车场”、“提高停车费”的建议不同,代表们的想法恰恰是逆向的。他们认为,正是“停车贵”造成了“停车难”,应该把现行的高额停车收费标准降下来。
代表们说,高额的停车费,使公民的公共资源被侵占,老百姓的腰包被冠冕堂皇地盘剥,而大多数人却被所谓的合理性所误导,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错误”。
■代表建议
解决管理机构重叠的问题,对非管不可的部门应逐项落实管理责任,使停车场正规化,秩序化,真正由“逐利场”变成“公益场”。严格审批设立停车场,尽量减少批准单位门前和小区门前的收费停车场,坚决关停一些“空荡荡”的收费停车场,把停车空地让给上班族和小区市民。把停车费价格降下来,适应兰州低工资消费的水平,统一收费标准,杜绝山寨收费,充分利用停车场地资源。
代表们说,增加设置临时停车场,目的是为了解决“停车难”。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在兰州开车族中,上班的在单位附近停车,下班的停在小区附近,购物的停在商场附近。这些地方是停车难最突出的三个地点,解决了这三个地点的停车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停车难”。因为这些车是必须静止在这里的,收费的结果要么是将车赶到小巷道或人行道,要么车主只好被强行收取高额的停车费。所以说,在小区、单位附近设置收费停车场,不但不能解决停车难问题,反而会加大“停车难”。因为车总是要停的,只不过有人借机敛了财。
代表们说,如今兰州的停车场似乎成了“唐僧肉”,变成了某些单位的“敛财广场”。在很多单位和小区附近的空地上,只要支根杆子,就开始收费。这些地方应该是市民共同拥有的公共资源,本应该享受免费停车,但由于设立了收费停车场,市民的权益被剥夺了。设在单位、小区附近的停车场,从表面上看是增加了停车场,其实只是将原先免费停车的地方变成了收费而已,实质上并没有增加停车的有效面积。“停车难”变成了“停车贵”,停车贵导致了停车更难,以兰州市现有的收入水平,这样的停车收费显然是不现实的。
代表们说,兰州职工的工资水平在全国排在倒数第三位,高额的车费让上班开车族负担不起,为节省开支,大家只好尽量将车停在人行道或小巷道里。兰州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就是很多设在小区和单位附近的停车场,经常是空荡荡,而人行道和小巷道里却停的满满当当。比如,兰新商圈和王府井的几个收费停车场里经常有空位,但是由于价格太贵,很多人将车停在了人行道上。
兰州停车场还有一些问题,如管理机构重叠、收费标准不统一、跟风涨价等。执法局、国资委、物价局都在管,造成了“婆婆”越多恶性竞争愈烈的局面。为什么会出现停车场多头管理的问题呢?部门职能交叉只是一个客观原因,深层次的原因是利益驱使。一些部门抓住权力不放,无非就是以收钱为目的。这样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形象。代表们说,目前兰州的停车场收费标准不是通过市民听证等市场化、社会化方式确定的,而是依靠政府单方面规定。兰州“山寨”收钱、标准五花八门、跟风涨价等现象暴露出多头管理的恶果。收费标准乱、价格弹性大很容易引发争议,激化矛盾。道路资源是国家的,在公共资源上设置停车场,以‘高额收费’来进行管理,不合适。(记者方言)
专题:聚焦2014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