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文艺界委员向政府喊话:给体制外人才一碗饭吃
“我们做过一个调研,广州本土纯文学作者里80后、90后几乎为零。”广州市政协委员张梅昨天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表示,如果政府再不重视体制外文艺人的生存状况,广州将面临文艺人才断层的悲剧。
作为中年的文艺工作者,蔡玉冰、苏小华和张梅三位委员希望通过媒体向市政府喊个话:要重视体制外文艺人才的生存,至少给他们一碗饭吃。
苏小华委员很坦率地表示,自己是一名体制内的画家,靠政府的工资养活自己,这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他们意识到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文化体制改革后,能够进入体制内的文艺人才已经越来越有限了。
蔡玉冰委员说,近年来,文化工作室、文化经营机构以及相当数量的自由撰稿人、个体演职员、自由艺术家涌现。庞大的体制外文艺人才在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除个别知名度高的文艺家名利双收,更多刚起步的体制外文艺人才的生存状态并不乐观。为此,蔡玉冰建议,给予体制外文艺人才更多关注,努力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张梅回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文艺比较繁荣,经常有些文学刊物举办“笔会”,文联也经常组织文学家外出采风。近年来,在一些80后文学创作者的研讨会上,年轻人都感慨没有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年轻人生存压力大,饭都没吃饱,谈什么艺术。”张梅建议广州设立一个类似国家的艺术基金,给那些没成长起来的文艺人才一点鼓励。 (记者 薛江华)
专题:聚焦2014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