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进出口增长7.5% 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林毅夫。李细华 摄
昨日,针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增长目标,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他驳斥了外界“唱衰中国”的言论,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主要是外部因素导致。对于今年GDP增长7.5%左右的目标,他认为“很有必要”,而且“很有可能”。
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国内需求
去年以来,林毅夫在多个场合强调,中国经济有8%的增长潜力,在昨日的采访中,他依然保持这样的看法。
对于国际舆论界关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开始复苏的言论,林毅夫不以为然。他说,过去美国在经济危机之后的复苏阶段,经济增长率可以达到7%或8%左右,但目前远未达到这样的速度。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美国在2016年的经济增速也仅达到3%,失业率仍居高不下。同时,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速虽由负转正,也仍在低位徘徊。
正因为外部市场环境的低迷,对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7.5%的进出口增长目标,他认为“不是不能达到,但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林毅夫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更多要依靠国内需求。7.5%的GDP增长目标,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很有可能。
“我们都知道,增长和就业相关。虽然有人说我们人口老龄化,劳动力适龄人口在下降,但实际上劳动力参与人口还在上升。要达到今年新增1000万就业的目标,没有这样的增长速度是达不到的。”林毅夫还指出,对于外界所关心的经济运行风险的问题,比如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与国内的经济增长也是息息相关的,增长越慢过剩越厉害,同时还会带来金融风险。因此,保持一个中高速的增速,对当前经济来讲至关重要。
他还阐述了我国经济增速的有利条件:一方面,我国作为中等发达国家,产业升级的空间很大,产业升级的投资会带来增长;另一方面,虽然城际之间的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如地铁和各种管网等依然严重不足,储备了相当的投资项目。
建议修法允许地方政府发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对此林毅夫认为,改善环境同样会带来投资需求,并且会带来相当好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回报。
他说,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在环境问题上基本呈现一个U形曲线:从农业进入到制造业时,环境压力会比较大,但当进入后工业化的高收入时代以后,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的能源使用和排放密度比较低,随着产业结构的改变,环境也会相应改善。所以要实事求是地承认发展的阶段过程。
林毅夫指出,现在各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环境执法力度还不够。“(有些地方政府)总觉得其他地方可能不会执行,如果我执行了,成本高了,竞争力低了,人家就不来投资了,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经济增长进入‘囚徒困境’,大家都不执行,最后造成这种雾霾的情形。所以应该大家都执行,谁不执行谁负责。在实事求是的方向下,环境也会有相当大的改善。”
他建议,要实现增长,关键是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要素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核心是金融市场的改革,加快发展地区性、中小型的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林毅夫表示,目前地方债务最主要问题是借短债进行长期投资,而基础设施投资都是长期项目,因此出现“长期项目短期偿还”的问题,建议修改法规,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在此之前,可以由中央政府代地方政府发债。同时还要撬动民间资本,并加强银行监管。(特派记者 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