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冯骥才:新型城镇化更应保护农村文化传承
冯骥才。特派记者 李细华 摄
村头的老槐树还在吗?村中的祠堂还有人去吗?红白喜事还像当年那样热闹吗?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让人们的“文化乡愁”情结越发浓烈。今年春节期间“故乡在沦陷”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人民日报还曾刊发专题讨论。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认为,“最近十年,我国每天都有不少村落消失;最近三十年,许多不可移动文物被损毁。被切断的不只是一段历史,还有世代积淀在那里的特有的文化与习俗、与生俱来的劳作习惯与天人关系、土地里的祖先及其信仰。”他指出,“此前在许多地方,城镇化被异化为大拆大建大手笔,高楼大厦平地起,传统文化却被边缘化。现在国家领导人越来越重视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让我们看到可喜的希望。”
“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如果农村文化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冯骥才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冯骥才说:“我们有56个民族,除汉族之外,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主要是在村落,而不是在城市里。如果乡村没有了,这些民族实际上就没有了;如果剥除了他们文化生长的土壤,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说就消失了。我们没有权力通过一个很简单的城镇化,让这些民族文化消亡。一旦如此,许多民族就名存实亡了,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他强调:“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如果农村文化消失了,那么城镇化将是单调的。”同时,他也提到,要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改善水、电、路、气、房,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搞好居住环境的绿化与美化。“本着方便生产和生活的原则,合理调整村庄布局。古村落和少数民族村落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需要得到保护,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以瓦解农村文明、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我很担心文化遗产保护问题,比如我们绝大部分的文化遗产是保留在各式各样的村落里的,这些村落代表了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如果村落搬走了,那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冯骥才还谈到,城镇化过程可能给农民带来一些问题,“农村文明和城市文明毕竟不一样,如果简单地让农民离开农村,放到一个城镇或城市中去,他失去了自己的文明,也不能马上认同城市文明,就会有文明失落感问题。还有,比如农民已经习惯了农业农耕的生活、生产方式,到了城市他没法耕种,反而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游手好闲,这其中牵涉到很多农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精神的问题。”
古村落保护需启发村民文化自觉
在冯骥才看来,我国的村落问题与钱钟书笔下的“围城”有相似之处——“外面的人恨不得马上到村子里来开发,而村里的人希望逃出来,因为生活条件太不好了,所以我们需要新的城镇化。”
冯骥才称,古村落的新型城镇化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保护,保护必须科学,必须要先有认定,不要像我们城市一样,一边在拆,然后还不知道哪个能拆,哪个不能拆,应该对这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有个认定。比如北京最重要的文化特色是它的四合院和胡同,这些东西支撑北京的文化特色,那是绝对不能动的。应该有一个保护、维修的标准,还需要有一个监督机制。第二,应该把现代文明、科技给人们带来的便捷输入到村落里,让老百姓能舒服地生活。比如现在很多村落里的卫生间和卧室不是连着的,因为卫生间臭,所以一般都搁在院子一角上,所以打工的农民回去以后,半夜要上厕所,回来以后屁股冻得跟冰镇西瓜似的,在被窝里焐半天才能焐热,所以这类问题必须要解决。第三,必须要给这些村落解决生产问题,村民必须有经济来源才会住在村落里,只有他们还在村子里住着的时候,才能把文化保存下来,当然,还要启发他们对自己村落进行保护的文化自觉。”
冯骥才建议,可以先做试点。广东、江西、安徽、山西等地的村落他都跑过,发现很多地方的村民其实有保护意识,村落的形态也很好,遗存非常丰富,有些已经被国家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我觉得比如说选它6个、8个、10个,先走出第一步来,如果不走出第一步,我们永远是在这些矛盾纠结的地方坐而论道,但在坐而论道的过程中,村落已经消失了。我觉得只有动手先做,才可能把这个步子走出去。”(特派记者 周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