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问诊低碳城市:“黑色文明”不能再继续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 (俞岚 李晓喻)这是一次特殊的诊疗:“医生”是来自中国工程院、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等机构的低碳专家,“就诊者”是正在低碳发展路上先行先试、摸爬滚打的长三角城市。
自2010年7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在全国42个省市开展低碳试点。2014年4月中旬,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支持,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承办的“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首站活动在浙江杭州、宁波,江苏镇江三个低碳试点城市举行。
专家们与地方政府、企业、社会各界人士展开多场形式各异的低碳对话,在“回头看”总结经验的同时,共同探索未来更为现实的低碳路径。
把脉低碳城市:抓住结构“牛鼻子”
碳排放量低,环境质量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专家们看来,以“黑色能源”为主的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上有更多作为。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院士表示,与西方国家以生活排放为主不同,中国目前生产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高达70%,能源结构以煤炭和石油为主,“产业重,能源黑”。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黑色文明”不能再继续,低碳城市建设要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核心。
国家信息中心综合管理部主任蒲宇飞建议,走低碳城市的“阳关大道”应当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空间结构入手,实现各种主体的共建。
他指出,产业结构层面,须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能源结构层面,为减少过度依靠燃煤带来的高排放,能源供给应当多元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同时改进对消费需求的管理,不合理的需求不予满足;空间结构优化层面,新型城镇化规划为低碳提供了新的支撑。
作为低碳试点城市,杭州、宁波和镇江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
在杭州,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被列入优先发展行列,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产业异军突起;2012年,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耗量中占比超过四分之一,比2010年提高5.9个百分点。
在宁波,鉴于电力、石化、钢铁三大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超过总量的60%,政府决定停止新上燃煤电厂;“十三五”后不再上大的石化项目;钢铁行业大幅降低单位能耗,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十二五”以来,已腾出130万吨标准煤的用能空间。
在镇江,政府实施了碳峰值、碳平台、碳评估、碳考核的“四碳”创新,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评估,酌情做出允许上马、整改后实施或禁止的处理,从源头上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拒之门外。
此外,用碳排放量相对较少的天然气替代一部分燃煤和石油的“煤改气”、“油改气”行动,也在多地持续推进。
不过,真正落实结构调整绝非易事。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强减排”对短期经济的“伤害”考验着地方政府的决心。受长期以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基础影响,中国现有碳排放量较高,也显著增加了转型难度。以能源消耗型经济大市宁波为例,人均年碳排放量超过10吨。杜祥琬指出,这一水平已经高于美欧等发达国家。
现行能源体制同样拖累着转型步伐。宁波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直言,“垄断体制对低碳发展非常不利”,能源结构调整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体制问题。他告诉记者,该市84%的发电能力都由省里调度管理,市里对电价、气价等价格工具没有管理权限,而缺乏价格工具,地方政府难以对能源活动进行有效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