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院士专家问诊低碳城市:“黑色文明”不能再继续(3)

2014年05月06日 11: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院士专家问诊低碳城市:“黑色文明”不能再继续(3)
    由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支持,国家信息中心和中国民促会绿色出行基金承办的“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系列活动4月中旬在浙江杭州、宁波,江苏镇江举行。图为专家们考察位于镇江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苗露 摄

  动员社会参与:“大声讲,大力做”

  政府、企业、社会,在实现低碳发展中“三位一体”。没有社会支持和公众参与,低碳发展难以行稳致远。专家呼吁,全社会应树立低碳生活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在与镇江第一外国语学校的中学生交流中,杜祥琬指出,推行低碳需要“大声讲”,坚持不懈培养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低碳意识;更需要“大力做”,通过每个公民的实际行动,将能源结构从“黑”变“绿”,发展方式从“高碳”变“低碳”。

  低碳和普通民众并不遥远。在“住”和“行”两大与碳排放息息相关的领域,民众都可以为低碳做出贡献。

  据社科院数据,中国城镇住宅的相关能源消耗在社会总能耗的占比保持在12%左右。建筑行业减排空间相当大。专家们建议,应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提升新建建筑节能质量和水平。

  此外,居民出行方式日益“小汽车化”,也给低碳发展带来重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13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为1.37亿辆,且仍以每年近千万辆的速度增长。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长三角地区,控制“车轮上的排放”更为迫切。

  杜祥琬建议,民众应提升节能减排意识,根据实际需要购买小排量汽车。同时,鉴于油品差将加重空气污染,油品供应企业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加快油品质量升级。

  积极的变化是,随着低碳宣传日益密集以及政府政策的推动,公共交通网络日益完善,绿色出行方式人气渐旺。其中,公共自行车的迅猛发展成为亮点。目前,杭州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公共自行车共投放近8万辆,累计租用4亿人次;宁波、镇江的公共自行车网点也越织越密,有效缓解了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推动低碳发展:只有“进行时”

  2009年,中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有人因此将2009年视为“中国低碳发展元年”。

  2010年和2012年,国家发改委分两批开展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三年多过去,试点省市的低碳建设已经成效初显:

  ——几乎所有省市都制定了低碳发展规划或对现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低碳化“改造”;

  ——不少城市提出了碳峰值目标给经济发展带上“紧箍咒“,倒逼结构改革;

  ——开展碳排查、摸清碳家底在各地如火如荼,为下一步节能减排打牢基础;

  ——积极探索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动低碳发展,7个碳交易试点建立各具特色碳排放交易体系;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透露,根据2013年上半年的考核结果,试点省市均较好地完成了碳强度下降目标任务,碳强度下降显著高于全国平均碳强度降幅。其中,杭州2012年碳强度较2011年下降约一成,大幅度超过进度目标和全国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短短几年内,低碳发展在中国从纯粹的理念到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这在中国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看来,意义更为重要。

  苏伟指出,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是中国“不得不走的一条道路”,是破解中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走低碳道路重在顶层设计,中央和国务院对低碳发展的意义和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关键是要将战略和思路落实到全社会的具体实践中。

  他表示,此次“低碳中国·院士专家行”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希望通过院士专家与基层的深入互动,总结和挖掘低碳发展经验,同时为地方低碳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道路。

  当然,在探索适合中国的低碳道路的初期,试点的作用仍不容小觑。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战略处处长田成川表示,低碳试点工作是低碳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今后发改委将把低碳试点进一步引向深入,推进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建设,强化市场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

  苏伟透露,建设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2014年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今明两年将提出方案”。(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