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lab闆风數绔瀉pp瀹樼綉 | lol鐢电珵闆风珵鎶骞冲彴 |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打破“国强必霸”坚持和平发展

2014年05月21日 11:08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亚信峰会是一个解疑释惑、增强互信、达成共识的重要平台,也是亚洲各国理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机会。要深刻理解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讲清楚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时强调,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此前,习近平主席在柏林发表重要演讲时也强调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人民从自身经历中形成的自觉选择,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这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地揭示出中国不称霸的文化基因,展示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和平发展观,也向世界表达了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立场和主张。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至2013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崛起”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在此背景下,中国是否还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这个问题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国内民众热烈讨论。亚信峰会在上海的举行,就是一个解疑释惑、增强互信、达成共识的重要平台,也是亚洲各国理解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机会。要深刻理解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讲清楚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具有必要性。

  历史是教科书,也是必修课。中国选择这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不仅来自中国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也是从世界历史正反两方面事实中得出的结论。把“和平”而非“战争”作为本国发展、本地区发展乃至世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20世纪世界历史得出的最重要结论,也是中国近代史以来的最重要结论。有些大国急于用军事力量改变国际体系;有些大国把军事竞赛作为综合国力的第一要素;有的大国动辄使用军力维持其霸权,其结果都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和平”需要以发展作为基础、以国力提升作为保证、以相互信任作为条件。历史上,对法西斯主义的绥靖政策导致世界大战,对霸权主义的盲目跟从导致冷战对峙,对单边主义的过分迷信导致滥用武力。这些教训同样极为深刻,中国决不重蹈传统大国的覆辙。中国人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在积贫积弱的年代,不畏强暴,不惜牺牲,捍卫民族尊严和独立自主。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我们同样致力于不屈不挠,刚柔相济,赢得应有的国际地位。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决定了即使在未来成为世界强国后,中国依然将更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为国际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二是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在不断深化与创新。

  自2003年中国提出和平发展道路以来,在理念和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推进,初步形成一个完整的和平发展战略体系。这个战略体系由一系列核心概念组成。

  “新安全观”是对旧安全观的超越。它主张合作安全、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可持续安全;扬弃绝对安全、单边安全、狭义安全。日本右翼势力鼓吹传统安全观,企图重走二战前的军国主义老路,反映了他们陷入战略困境的无奈。只有坚持新安全观,才有可能化解传统的大国安全困境,促进国际安全体系从盟国集团型向多边合作型转变。

  “利益共同体”是和平发展战略的又一个核心概念。在此理念之下,中国寻求与扩大同世界各国特别是亚洲各国的利益汇合点,以利益汇合点超越利益分歧点或冲突点。各种利益共同体的相关性即紧密程度不同,但其共同特征就是寻求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对中国而言,与亚洲各国共享发展空间、分享发展成果,直接体现在“新丝绸之路”等“一路一带两廊”的亚洲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上,它将极大地促进亚洲市场一体化,促进亚洲地区合作机制的转型。在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中国将与有关国家建立“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形成国际体系的新载体。

  由此而来,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引发了更多的战略创新概念。如以“新型大国关系”破解后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必然对抗的陈规旧律;以“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来界定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共同参与全球治理、分担应对责任的内涵;以“共同崛起”来实现“金砖国家”整体崛起、构建西方传统大国与非西方新兴大国的G20合作框架;以“和而不同”来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各国道路差异性和人类追求美好未来的共同诉求的统一。凡此种种战略新概念,都是针对当前国际关系难题,面向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未来,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为国际体系转型打开通道。

  国际社会包括国内舆论确实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些新概念持怀疑论调甚至否定立场,这并不奇怪。国际体系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转变。面对变化,许多人深感困惑,按照老套套、老路子、老观念难以找到出路,按照新思路、新观念又感觉没有把握。为何中国能够坚持这条和平发展道路并且不断创新战略概念?原因就在于中国把握了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与各国之间的关系。我们并不否认世界上还存在着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并不否认传统安全威胁和集团对抗还主导着某些大国战略。对于这些威胁和危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但是,所有这些威胁和危险并不能成为世界的主流,也不能成为我们的战略主导思维。换言之,中国不会把别人的霸权战略和冷战思维拿来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历史一再证明,抱守陈旧战略不放的那些国家,无论其国力多么强大,总是不可避免地重犯战略错误,其衰败并非来自外部威胁,而是来源于自己的战略误判。

  三是上海亚信峰会是国际体系转型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这次亚信峰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既是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界标,又是中国领导人和平发展观的集中展示和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深化的重大体现。

  从国际体系转型的视角来看,这是由亚洲国家发起并持续推进的地区安全官方高层论坛,是新兴国家在安全理念和安全治理领域开始取得自主话语权的体现,是亚洲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安全威胁的合作机制构建的新起点。历史上,亚洲国家曾经是宗主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其国家安全和主权几乎没有任何保障。冷战期间,大部分亚洲国家分别被超级大国所操纵所控制,其安全和主权处于大国盟国体系下的附庸地位。迄今为止,亚洲国家还没有真正掌握地区安全的主导权,还没有形成有效稳定的地区安全合作机制。亚信会议就是改变这个不合理现象的重要平台,亚洲国家开始掌握自己的安全事务主导权,开始按照共同安全、共同发展的理念来处理共同面对的地区安全挑战。这确实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地区安全机制并不是排他性的、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包容性的。美国、日本、欧盟等西方大国都可以作为观察员参与其所有议程。亚信会议的核心就是互信机制,而互信必须建立在共同安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这正是中国新安全观所提倡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关键所在。因此,上海亚信峰会集中反映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化和国际体系的转型创新,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上海又一次走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心。40多年前,《上海公报》改变了美苏两级的世界格局,将中国从孤立状态中摆脱出来,成为国际体系的主要成员。世纪之交,上海合作组织诞生,欧亚大陆腹地形成了一条稳定的安全带,在冷战后纷繁多变的世界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今天,亚信峰会在上海举行,再度打开了亚洲安全秩序的新篇章,世人看到亚洲走在了国际体系转型的前沿。

  如今,中国和平发展道路从时代主题判断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目标界定,再到参与国际体系转型的路径选择,越来越具有实践性、普遍性和历史性。以亚信会议为标志,亚洲和平发展也开始机制化、体系化、理念化。亚洲开始构建自己的安全秩序,这是在多样化、多元化、多极化基础上的共同安全机制。尽管旧体制旧机制旧理念还有相当强大的势力,但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60年前,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曾经也只是少数国家的微弱声音,但是,今天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不可抗拒的行为准则。可以预见,上海亚信峰会将以国际体系转型的重要标志载于史册。(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黄仁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