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友人眼里的春节:烹饪手艺的“汇报演出”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2日电 题:中亚友人眼里的春节:烹饪手艺的“汇报演出”
作者 史玉江
农历猴年大年三十,菲则和四五个朋友聚在一家饭店里,一边吃着新疆特有的美食,欣赏着窗外的烟花,一边跳舞喝酒,迎接春节的来临。这位生活在乌鲁木齐的乌兹别克斯坦青年,已在这里过第三个“大年”。蕴含着浓郁传统文化的中国春节,正吸引着紧靠新疆的中亚各国越来越多的友人。
2月1日是中国传统春节的大年初五,窗外鞭炮声此起彼落,人们早早起床,准备好礼盒走亲访友。而21岁的菲则,一大早来到位于乌鲁木齐大湾北部的一家西式餐厅,开始整理吧台上的酒水和饮料。
“大年初二至初四,我也会去这里的朋友家拜年。”菲则说,过年期间,不管什么时候,朋友家都有很多好吃的。
菲则也去过中国其它城市,在他眼里,中国是个特别会吃的国家,但凡是能拿来下肚的,都能在炒、煮、煎、炸、蒸、炖中做出色香味形俱佳的佳肴来;而过年的这些日子,则是中国人烹饪手艺的“汇报演出”,那些平常不常吃的大菜,都会出现在餐桌上。
中国人习惯大年初一放鞭炮迎新,大年初五放鞭炮接财神,这曾让2015年首次在乌鲁木齐过春节的菲则很不习惯。因为乌兹别克斯坦这个时候,大街上比较安静。“晚上10点以后,在家看电视,音量都开得比较小。”菲则说。
如今菲则已习惯了春节期间的鞭炮声。“过年要是没看到烟花,就觉得缺点什么。”他在头顶用手比划着说。
“2016年春节,在电视上看了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菲则说,中国的春节很热闹,和“纳乌鲁斯节”一样,不过中国的传统新年更热闹,时间更长。
此间,在新疆师范大学就读研究生的塔吉克斯坦姑娘玛迪娜也没有回国。“虽然春节前很多同学都回去和家人团聚了,但我并不孤单,老师带着水果和点心到宿舍来看我,我到这里的同学和老师家拜年。”
25岁的玛迪娜在这所大学就读旅游管理专业,和她留下来过春节的还有中亚的其他留学生。“我们也很热闹的。”开朗的玛迪娜笑着说,在塔吉克斯坦,每年年底,各家都会准备沙拉、蛋糕、红酒等,开心地聚在一起。
玛迪娜也不是第一次留在乌鲁木齐过冬,她了解中国过大年的习俗:不管身在何处,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团聚;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语都是“新年好”;孩子们会收到家长或亲人发的红包;晚辈会给长辈拜年。
“我喜欢乌鲁木齐,这里和我们家乡的生活习俗差别不大。”玛迪娜说,她至今还怀念2016年过春节时,学校宿管阿姨包的饺子,“韭菜鸡蛋馅的很香。”
今年毕业的玛迪娜打算留在这里,因为越来越多的同胞到新疆发展。和菲则一样,玛迪娜说了一句相同的话:“我相信我们国家的其他人也很喜欢中国,喜欢春节。”
随着“一带一路”愿景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亚友人选择在乌鲁木齐生活,或许因为地处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历史上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汇之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