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线上的豫医日志:正全力穿越“暴风雨”
中新网郑州2月10日电 题:武汉“疫”线上的豫医日志:正全力穿越“暴风雨”
作者 刘鹏 马腾飞
从中原河南逆行奔向“暴风雨”的中心湖北武汉,和千万医者一样,杨超正冲锋在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之上。
杨超是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批驰援武汉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医师组组长。作为河南九三学社奔赴前线的两名社员之一,多党合作的初心与使命,促使他尽其所能去守护着武汉,守护着中国。
从1月25日请战起、出征,到进入战斗……一向“只做不说”的杨超,用简短的日志记录下了内心的点滴。
1月25日 请战
大年初一夜11点多,我接到院办主任要求立刻赶到医院参加紧急会议的电话。我立刻意识到,医院一定是要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了。之前从新闻上得知,武汉疫情已十分严峻,不然这座号称九州通衢、人口超千万的大城市,不会轻易封城。
打车去医院的路上,心里有所犹豫。面对传染性极强且没有特效药物的新型冠状病毒,不确定的疫情、不确定的防护条件,面对还是退缩?
“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活动的口号声犹在耳!作为一名重症医生、民主党派成员,我要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决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到了医院,院领导都在,果然在组织驰援武汉医疗队,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1月26日 出征
回家,整装待发,一夜无眠。清晨,望着妻儿离别的挥手,我落下了眼泪。下午刚到武汉,手机就收到了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一条接一条的关心和问候。我吃惊于信息传播得真快,也真的很感动,更坚定了战“疫”的信心。
1月30日 战斗
经过短暂的培训,很快就进入了病区一线。我们河南队135名医护人员接管了2个病区、60多张病床,我和郭俊华主任各带一个小组,分别管理1个病区。作为一个病区的组长,我考虑最多的一个难题是如何使自己的团队零感染。
细节决定成败,防控一定要注重细节,我让队员们反复训练穿防护衣,告诫手、头发、眼睛、鼻子、口腔、耳朵、面部都是重点防护部位,必须仔细清洗,要求不能触碰擦搓、出门戴口罩、杜绝集聚等。
第一个班还是比较忙乱的。因为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都不熟悉,加上怀有恐惧心理,加之培训时得知有些患者可能会情绪崩溃,攻击医护人员,而且微信朋友圈里正在疯传一位病人家属扯破医生防护服并抓破皮肤,导致这名医生出现发热情况。此事就发生在我们援助的医院,就在我们工作的楼上。所以,我们看病人时,都是两个人一起去。
另外,防护服一点也不透气,连续工作4-5个小时,身上总是湿漉漉的,口罩密封得很严实,感觉非常闷,处于轻度缺氧状态。中间不能喝水、上厕所。一个班上下来,感觉快要虚脱了。但我们很快规范了流程,进行了分工,克服了心理恐惧,查看患者、量体温、测血氧饱和度、采血、采咽拭子、外出检查CT、治疗等工作有条不紊、逐渐顺畅起来。
2月3日 祈福
我们管理的患者大部分都存在焦虑恐慌心理。八床是一个29岁的小伙子,和朋友聚会时感染,对病情充满恐惧,对前途十分迷茫。虽然我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医师,但处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渐渐地,小伙子摆脱了恐惧,建立了信心,还和我们互加了微信。相信他很快就会康复。
大部分患者都存在没有食欲、吃不下饭的情况。七床是一位50多岁的女性患者,这几天吃饭很少,抵抗力很差,身子没有劲。我们得知这一情况后,让患者试着少量多餐,向医院反映增加了汤类食物和促进饮食的药物,并且给患者喂饭,结果情况有所好转。期待她早日康复。
2月5日信心
今天下午下班后,也许是太累了,竟倚着床沿睡着了。醒来感觉身上发冷,头昏昏沉沉。晚饭后感觉好了些,也很担心自己中枪。忽然想起了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一句话,作为自勉吧:“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
杨超的前线抗疫日志,又何尝不是奋战在前线医者的真实写照呢?根据统计,目前,中国各地已有逾万名医护兵力陆续驰援武汉主战场。
未来可期,虽不知归期。期待和杨超一样身处“疫”线的医者早日完成使命,平安归来!(完)
- 专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3日 19:56:07
- 2025年01月13日 14:05:51
- 2025年01月13日 14:03:07
- 2025年01月13日 12:53:52
- 2025年01月13日 11:26:59
- 2025年01月13日 09:24:16
- 2025年01月13日 08:59:40
- 2025年01月12日 18:23:27
- 2025年01月12日 16:47:06
- 2025年01月12日 15: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