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历久香弥远——端午节俗何以更好传承
新华社太原6月24日电(记者刘翔霄)艾草是啥模样?香囊有啥用处?粽子如何包成?……端午节来临之际,传统节日民俗何以传承致远,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近日,山西一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的一道小学语文题让她犯了难。
“写一写,你是怎么过端午的。”
“妈妈,端午节不就是吃粽子吗?”
这位母亲说,孩子的话让她汗颜。
太原市高新区的80后白领董晓丽,出生在山西绛县。在她的记忆中,还留有童年时过端午的节俗记忆。
“姥姥会亲手缝制香囊,捻制五彩绳。她戴起老花镜,挑各色彩线,手把手地教孩子们配色、捻制。姥爷送来艾草,我们抢着把艾草插在大门上。”她说,小时候每逢端午,一家人就坐在一起包粽子过节,温馨又充实。
董晓丽说,随着岁月流逝,如今的端午节,节俗寡淡,让人“像丢了什么很重要的东西”。
专家认为,传统节俗传承不足,既有节俗本身在时代变迁中“去旧”的原因,同时也有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培新”不足的原因。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休闲娱乐选择多,节俗相应发生改变并不奇怪。”中国民间文化创新和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常嗣新说,佩戴香囊、挂系艾蒿等端午节俗有条件以新时代的面貌重新走向节日舞台中央。
“运动比赛神器”旱地龙舟、杂粮拼图版的龙舟和粽子、小手工制作“舞龙”、风格多变的手工香包……记者搜索购物网站发现,不少端午主题新品热销网端,广受欢迎。
“趣味性很强,做完很有成就感,赶在端午前夕顺利完成”“第一次接触,历时近半个月,完工后蛮惊喜,淡淡的艾草清香”“真的是考验德智体美劳,一次比一次做得好”淘宝网一家经营手工香囊的店铺,拥有超70万名粉丝,多款新品月销量均过万。
小店客服“非池”介绍说,店铺开业七年多,每逢端午,手工香囊销量不断攀升,“越来越多人热衷于过一个体验版的端午节,我们的创意动力也被粉丝们的热情一再激发”。
市场力量之外,不少文博单位也为节俗传承注入新动能。今年端午节期间,山西博物院推出线上有奖问答,奖品是印有青铜凤鸟纹和金文“平”“安”二字的防疫香囊。平遥古城集体包粽子活动已持续多年,疫情之下,改为向游人馈赠粽糕。南方一些地方,传统端午节俗也开始重焕生机。
民俗专家认为,不断以创新动能增强传统节俗传承的‘培新’之力,才能真正将历史韵味送往人心深处,带向悠远未来。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1日 17:58:44
- 2025年01月11日 17:30:22
- 2025年01月11日 17:29:24
- 2025年01月11日 16:12:16
- 2025年01月11日 14:38:49
- 2025年01月11日 13:31:31
- 2025年01月11日 11:39:52
- 2025年01月11日 11:07:34
- 2025年01月11日 09:49:37
- 2025年01月11日 0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