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生态移民“拔穷根” 鼓了口袋添了自信
(中国减贫故事)宁夏生态移民“拔穷根” 鼓了口袋添了自信
中新社银川10月11日电 题:宁夏生态移民“拔穷根”鼓了口袋添了自信
中新社记者 陈舒一
“晚上睡觉的时候盖着一床被子,第二天醒来就成两床被子了,你们知道这是为啥吗?”接受记者采访时,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支部书记谢兴昌这样问道。
记者想不出原因,谢兴昌笑着揭晓答案:“因为上床睡觉时盖的本是一床被子,但如果来了沙尘暴,一夜过后就会被子上盖一层沙子,就成两床‘被子’了”。
谢兴昌说的是刚搬到闽宁镇时的情况,他属于第一批从宁夏南部山区搬迁至此的移民。宁南山区又称西海固,那里“十年九旱”,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
闽宁镇原是一片戈壁滩,但东侧20多公里处就是黄河的西干渠,只要能将黄河水引过来,这里就能变成宝地。带着这样的希望和福建省给予的各项帮扶,包括谢兴昌在内的6.6万名陆续从宁南山区搬迁来的移民开始在这片沙滩上的奋斗。
刚迁来时,闽宁镇没水没电,用水要去远处拉;人们还担心交通不便,如果生病,医疗都成问题。毕业于宁夏固原卫校的谢兴昌发挥所长,花费7万元人民币(下同)建了家私人诊所,以方便村民看病就诊。谢兴昌说,这是为了老百姓能搬得来、稳得住、扎下根。
“经过20多年的奋斗,这里才变成今天的样子。”谢兴昌用两段顺口溜形容闽宁镇的今昔对比:“过去的闽宁镇天空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沙滩无人烟,风吹沙粒跑;现在,这是个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经济繁荣、百姓富裕、民族团结的小镇。”
徐美佳是闽宁镇原隆村的大学生村官,2012年她在固原市靖远县六盘山镇工作时参与了当地的“十二五”生态移民搬迁工作,现在原隆村的村民就是她当年亲手“送”来的。
“当时很不理解,为什么搬迁后给了他们户口和房子,很多人还是要回原来的故土?”进一步了解后徐美佳才明白,除了安土重迁的情感因素外,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就业优势更让很多移民对未来充满忧虑。
徐美佳希望帮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19年4月在原隆村创办了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在线上售卖枸杞、黄花菜、杂粮、中草药等宁夏农副产品,车间的工人和管理层都是当地村民。
扶贫车间先后安置原隆村移民52人,其中的4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现已脱贫。徐美佳说,车间里的员工多是文盲半文盲,她刚来这里时听到最多的话是“我不行”;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员工们的脸上逐渐有了“我能行”的自信。
回族妇女马燕是扶贫车间“巧媳妇直播带货团队”的主播,去年8月来到禾美,梦想是成为“女强人”。“原来胆子特别小也不自信,现在,直播卖货两三个小时对我来说已不是问题”,马燕指了指自己的头发和衣服说,“过去我就在家带孩子,邋里邋遢的;现在发了工资会给自己买衣服和化妆品。我已经告别了过去的自己,精神面貌改变很多”。
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也是“十二五”生态移民工作的重点村,村民刘克瑞是宁南山区固原市原州区张宜镇人,2012年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整村搬到弘德村。原来家里有十几亩旱地,靠天吃饭,年景好时一年最多收入七八千元,勉强维持生活。现在同老伴儿、儿子儿媳和两个小孙子住在170平方米左右的大房子里,去年在村里的养牛合作社入股5万元,仅年底分红就有8000元。
“2017年,我实现脱贫。原来老家吃的是窖水,用沼气做饭;现在有自来水,用电做饭,卫生间也是抽水的”,刘克瑞说,儿子和儿媳在家门口的纺织厂工作,每人每月能赚3000元左右;他自己养了三头牛,再算上土地流转费和帮人看水库的收入,一年全家总收入约10万元。
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党委书记郑慧玲说,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和自治区制定的《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为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开发建设了全国最大的扶贫移民开发区——红寺堡区。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原来的贫困户已变成产业工人实现脱贫,他们的住房、子女上学、医疗、生产生活以及就业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变,“穷根”被彻底拔除。“红寺堡区原计划接收移民20万人,但现有移民23万”,郑慧玲略带自豪地说,“依靠大家的奋斗,红寺堡各项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投亲靠友主动搬了过来”。(完)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社会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11日 16:12:16
- 2025年01月11日 14:38:49
- 2025年01月11日 13:31:31
- 2025年01月11日 11:39:52
- 2025年01月11日 11:07:34
- 2025年01月11日 09:49:37
- 2025年01月11日 09:01:09
- 2025年01月10日 20:52:04
- 2025年01月10日 20:34:31
- 2025年01月10日 15: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