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连日来,感动的热泪涌动羊城。
“保安兄弟詹斌,我们永远怀念你!”网友们自发在网上设立灵堂,祭拜詹斌。
一位60多岁的婆婆来到广州梅花街派出所,递上了800元,她说看了报纸后很感动:“他是个好人,一定要表示一下心意!”
南方报业保安部50多名员工围坐在一起,回忆英雄同行在过去几年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事迹,大家说:一定学习詹斌,当个好保安!
英雄时刻定格于10月29日13时30分:来不及换上保安服的詹斌,在抢匪疯狂行劫之时,奋勇地穿过马路追捕,不幸被车撞倒,后又遭一辆货车碾压,英勇殉职,30岁的生命戛然而止。在此之前的3年多时间里,他亲手抓捕了16名歹徒。
为什么会有如潮的感动?为什么我们心中会有深深的触动?让我们轻轻擦拭詹斌的血迹,寻找感动之余的启示……
英勇詹斌触动人们:
保安群体亟需得到关注关心
网上如潮的留言,最多的一句是,“兄弟我送你一程,向你致敬!”无数的读者给我们打来电话,对他的不幸殉职表示痛惜。
从公众的反响看,詹斌的死触动了人们心灵的最柔软处:我们,忽略了一个真实的存在。他们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我们每天匆匆经过,也许会看上几眼,也许还会说上几句话。但扪心自问:我们真正关心过他们吗?他们有哪些快乐与忧伤……
但恰恰是这样的一群人,时刻捍卫着都市的平安,守护着和谐与安宁。
24年前,深圳蛇口的大街上、酒店里和银行门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身着警察式的制服,大盖帽、武装带。他们隶属于我国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蛇口保安服务公司。第一批保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保安服务业的诞生。
保安人员大多来自贫穷的农村,家境并不宽裕;他们的工资待遇很低,却要承担繁重而危险的工作任务。詹斌2005年来到保安队,此前一直在湛江老家务农,平时自己煮饭吃,生活非常简单俭朴。
终身大事也是令他们最头疼的一件事。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保安都选择回老家农村找寻自己的“另一半”,然后结婚生子。詹斌有幸找到了爱情,妻子还有了8个月的身孕,他本来准备下个月请假回湛江,伴妻子生产。
如今,由退伍军人、离乡农民、下岗工人等组成的保安队伍,在广东已达60万人。一名熟悉保安行业的人对记者说:“保安责任不轻,待遇不高,经常面临着危险和牺牲,他们亟需得到关注和进一步的关心。”
英勇詹斌唤醒人们:
给保安应有的理解尊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某大学的黄老师说,詹斌的可贵之处,是他面对滚滚车流的危险,没有过多的思考与权衡,义无反顾地追了出去。这正是保安人员崇高的责任心和正义感。
可又有多少人理解“詹斌们”的心理负担呢?
人们都知道,社会的安宁需要保安,可人们又经常忽视他们,甚至将怨气撒在他们身上;保安在行使职责时,少数人不理解他们,甚至有人在背后辱骂他们。
詹斌也曾经受不解的责难。一次,在追擒一名抢手机的抢匪时,由于抢匪经验老到,七拐八拐就消失在马路对面,他气喘吁吁、无可奈何地在路边停下,事后却招来事主的一阵责骂。
目击者陈先生说:“我们的城市需要更多詹斌这样的保安。这件事也提醒我们,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保安,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感受,给予他们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在抢匪行劫之时,“詹斌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叫“向冷漠说‘不’”、“向罪恶说‘不’”。同样,对于保安,我们也要向冷漠说“不”,不要漠视他们的存在,要用微笑和理解,来回报他们的辛勤工作。
英勇詹斌告诉人们:
共建共享和谐任重道远
詹斌的热血,促使人们对保安这个群体进行平等地“再发现”。毕竟,人们对他们误解客观存在。
毋庸讳言,保安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但是,这无法抹杀大多数保安忍辱负重、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光辉。
报纸上不时刊登保安殴打业主的新闻,也有保安打死人的案例。这些不仅说明少数保安的自身修养与职业操守仍有不足,也说明在保安和群众的相处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些小区业主和保安的矛盾中,存在业主以势压人、出口伤人的情况,年轻保安血气方刚、怨气难咽,才酿成纠纷。一位广州市民说:“对保安来说,保护群众是他们的职责;对群众来说,保安是我们家园的守护者。如果缺少他们,我们怎能安心地在外面打拼?因此,存包容之心,和谐相处,方有和谐家园。”社会综合治理,说到底,就是警察、保安和群众共同织好一张预防和打击的网,只有同心协力,方能促进小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平安和谐。
多年来,保安作为公安机关的得力助手,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保安队伍的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担负着管理上的责任,担负着全面提高保安人员素质的重任。实行保安人员岗位资格证书制度和考试申报制度,大力加强保安人员培训工作,无疑是大有必要的。
詹斌不幸牺牲后,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长梁伟发高度关注,他专门派人对詹斌家属表示慰问,广州市和越秀区有关部门向詹斌的家属送去了60多万元的慰问金,许多素不相识的群众为詹斌的家属捐款。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成为广东各界群众的共识。
目前,广东已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安人员工资、医疗、劳动保险和伤残抚恤等制度。群众普遍认为,不少保安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只有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更有利于保安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报记者戎明昌)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