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破解随军家属就业难题,各地党政机关密切与驻军协作,采取种种有力措施保证了“军嫂安置好”、“军嫂不下岗”。还有许多军嫂不等不靠,自主创业,为支持国家应对金融危机奉献一己之力。本期特别策划,请和我们一起关注军嫂就业。
2月23日,南京军区某团管理股长马洪松的妻子曾妍,高高兴兴地来到苏州市民政局上班。
说起这份工作,曾妍颇有些激动地告诉记者:“刚随军不久,就遇上了金融危机,工作很不好找。原本以为只有呆在家里洗衣烧饭,做‘全职太太’了,没想到,部队和地方政府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帮我找到了这么好的工作。”
在华东五省一市,许多随军家属都有与曾妍类似的经历和感受。记者在这些省市调查发现,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不仅已经就业的随军家属无人下岗,还有一些未就业的在驻地政府关心下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随军家属就业率保持了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徐州市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杠杆相结合的方法,积极拓宽安置渠道,一次性指令安置207名随军家属,并下发文件明确要求行政正团职以上干部家属100%安置,100%进入事业单位;江西省下达随军家属安置计划301名;南京市一次性安置某部随军家属18名……
政策保障
系上就业“保险绳”
春节前夕,南京市劳动局局长殷民带着部分企事业单位代表来到某预备役高炮师、某舟桥旅以及南空某部等单位,为随军家属送去35个就业岗位。
这已是殷局长第9次带队送岗上门。他告诉记者,随军家属就业安置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制度作保障。为破解金融危机下随军家属就业安置难题,南京军区协调华东五省一市联合出台了优惠政策,制定下发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工作20条意见,指导驻军相对集中的地市细化相关配套措施,构建就业安置政策保障体系。
“要不是有政策制度作保障,我能到市里中学教书?想都不敢想!”去年9月份,某部厨训队队长戴恩良的家属李秀君在驻地政府的指令性政策关怀下,从老家调到徐州市属一所中学,结束了“牛郎织女”的生活。
李秀君原来是山东省济宁市的中学老师,因为工作难以调动,一直不敢随军过来。部队领导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及时向驻地市政府反映,教育局局长强国当即表态说:“全市中学教职员工几乎饱和,但对随军家属原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我们都会按市里的有关规定竭尽全力安置。”
针对金融危机对随军家属就业带来的影响,徐州等地市明确规定“军嫂不下岗”,由于企业改制、重组、破产、停产等原因致使随军家属下岗的,由企业主管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行业内部调剂安排上岗,不准推向社会;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安置随军家属就业;对重视不够、工作不力、反映不好的,严厉查处并追究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逾期未完成接收安置任务的,市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冻结该单位人事调进、调出、招聘、核编增员等手续……
军地协作
开辟就业“快车道”
某预备役高炮师组织科长陈洪俊告诉记者,他的妻子陈芳从常州市金坛市随军到部队后,在军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很快就被安置到南京移动电视有限公司上班,而且月收入比在老家高出一大截。
陈芳能找到好工作,得益于南京军区和华东五省一市建立的“随军家属就业军地协作机制”。3年前,南京军区在杭州召开随军家属就业工作军地座谈会。会议就加强军地统筹、建立协作机制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把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工作作为对部队建设的有力支持、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具体行动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实际举措,把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把随军家属安置和转业干部安置一样看待……
随后,华东五省一市政府成立了“军嫂就业办公室”,指派专人摸清随军家属安置底数,了解安置需求,为军嫂建立个人信息档案,积极掌握驻地安置潜力,帮助军嫂解决在就业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去年底,某部司卫大队原政委李盼荣的妻子常青随军到部队没多久,李盼荣就被确定转业,这可急坏了常青。她担心丈夫转业了,自己年龄大了,又正赶上金融危机,工作肯定没着落了。但让她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地方政府和部队主动关心、积极想办法,很快就在驻地市区照明管理处为她安排了工作。
技能培训
送上就业“金钥匙”
2月底,某团军需股助理王森的妻子刘丽,在参加驻地与部队合办的业务技能培训后,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英语水平高的优势,在60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被徐州市一家保险公司招聘为业务员。
记者了解到,为搞好技能培训,提高随军家属就业能力,华东五省一市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无工作的随军家属,人事、劳动部门依托职业技术学校和人才服务中心,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费职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计算机、财会、营销、社区服务等20多个方面,提高随军家属参与市场竞争、实现社会就业的素质。
去年以来,驻军某部有100多名军嫂主动参加地方组织的技能培训,她们不求照顾,竞争上岗,大大缓解了地方政府的安置困难。
与此同时,各省市政府还为随军家属开设了“军嫂服务窗口”,在就业意向咨询、个人档案管理、户口迁入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帮助有特长、文化素质高的军嫂走进人才市场自谋职业,在技能培训、税收减免、企业贷款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政策优惠。 (周林 本报特约记者 邵敏 王余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