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乞讨男子家中有楼 应对职业乞讨者说“不”——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app涓嬭浇 社会新闻
    街头乞讨男子家中有楼 应对职业乞讨者说“不”
2009年08月21日 11:47 来源:长春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日前,“12345”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联合公安、民政等部门,对一名带着孩子在街头乞讨的中年男子实施救助,但对其身份进行核实后,竟发现该男子属于职业乞讨人员,名叫何宜书,家中盖有楼房。

  “何宜书”之流为什么能屡屡利用人们的爱心?是什么驱使其以乞讨为业?近日,针对这种现象,记者对我市街头的乞讨人员进行了暗访,发现其中90%以上为职业乞讨者。

  缘起:

  乞讨男子家中有楼

  几日前,在重庆路附近,一名中年男子抱着孩子坐在一辆四轮车边,车前挂着一个要钱的箱子,上面还放着求助书,自称家境贫困,妻子去世,孩子有病不能回家。“12345”接到市民反映后,工作人员立即来到现场准备对其救助,但发现去年他们就曾在此乞讨,不同的是去年他们自称是湖北省人,今年却称是四川省汶川县人。后经有关部门了解,这名中年男子名叫何宜书,是湖北省利川市人,经湖北省利川市公安部门证实,何宜书家里盖有楼房,并不贫困。

  在我市的一些主要街道,市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人,他们有的拿着盆子,有的身边放着一只碗,或站或跪,或躺或卧,身边都有写着“因为某某原因,求助……”字样的牌子。这些人就是乞讨者,也有人称之为“跪街一族”。这些乞讨者有的是规规矩矩跪在路边乞讨,有的则在车流中穿行,向过往司机乞讨,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交通安全,而且有损城市的形象。当很多市民为这些乞讨者一次次奉献爱心后,却失望地发现很多职业乞讨者利用了自己的同情心,职业乞讨者正在考验着越来越多市民的爱心。很多市民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措施,不再让市民的爱心受伤。

  目击:

  繁华街头屡见职业乞讨者

  14日10时许,在同志街与桂林路交会处,一名学生模样的女孩在人群中跪乞,其面前的一张纸上清楚地写着:“求助!贾某某,本人系某某中学学生,2008年初由于遭遇车祸父母双双致残,因没钱交学费,上街寻求好心人的帮助……”女孩一直低着头,右手攥着一把零钱。看到女孩可怜的样子,许多市民解囊相助……同样,在文昌路附近,一名衣着破旧的男子也在跪乞,其双手及手腕处布满了烫伤的红色疤痕。

  该男子称,自己曾遭遇过意外烫伤,身上90%的皮肤都有和手臂处一样的伤疤。众多过路人见此情形,纷纷掏出钱来帮助该男子。

  在南湖大路附近,一个身穿黑色上衣年龄四十多岁的乞讨者正在路边撵着行人乞讨。“你年纪轻轻,身体也没什么毛病,为什么不去找工作?”记者问道,他告诉记者,自己老家是河北的,从来没有上过学,也不识字,到哪都找不到活干。记者在暗访中发现,这些乞讨者的理由大同小异。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市民对于路边乞讨者都持同情态度。“大热的天,有的妇女带着襁褓中的婴儿,还有的是一些老年人拉着几岁的孩子,看在孩子面上,就给点钱吧。”市民韩女士对记者说。但也有市民认为,现在大部分的乞讨者都不是因为生活困难需要救助,乞讨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赚钱手段。

  调查:

  他们缘何成为职业乞讨者

  如今,在我市的一些商业街和饭店、娱乐场所门前,伸手向市民乞讨的人都是些四肢健全、年纪尚轻的人。很多市民都有这样的疑问:这些人做什么工作都行啊,为什么非要低三下四地沿街乞讨呢?记者通过暗访了解到,在我市的繁华路段,一个乞讨者一天可以讨到30元至50元不等,一个月就能挣到900元到1500元钱,有的甚至更多,这比一般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还高,在利益的驱动下,乞讨已不再是老弱病残者的专利。

  “以前的乞丐都是等着给钱,现在的乞丐都发展到动手抢了,我觉得目前街头的这种流浪乞讨行为,已经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乞讨范畴。”在街边从事冷饮生意的市民周先生如是说。据他观察,虽然乞丐每次讨得的钱不是很多,但是积少成多。这样的物质诱惑让许多懒惰的人加入到职业乞讨者的行列。

  社会救助站:

  职业乞讨者拒绝救助

  如何解决城市里的职业乞讨者,记者采访了市社会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规定,目前救助的原则是“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不愿意获得帮助,救助站只能耐心劝导而不能强制给予救助。因此对于社会上存在的恶意乞讨现象,他们也束手无策。

  据介绍,目前我市的职业乞讨者占到乞讨人员的90%以上,分布在市区各个繁华路段。这些妇女和老人,通过沿街乞讨或控制未成年人要钱等方法,每天一个人的收入有时可达100元左右。他们不愿意接受救助站的救助,有些乞讨者反而通过救助站提供的免费车票辗转各地乞讨。

  提醒:

  应对职业乞讨者说“不”

  记者就目前“职业乞讨者越来越多,你还会不会施舍,”问题随机采访了部分市民,绝大多数市民认为不应该施舍。这些市民认为,职业乞讨者的乞讨行为已经变成了一种赚钱行为,超出了社会同情心所应包含的范围。许多人本来有劳动能力却不愿意自食其力,这样的乞讨只会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反感。

  有市民认为,职业乞讨人员以乞讨为职业,好逸恶劳,不思进取。有的四肢健全,不找正当工作,认为乞讨付出少来钱快,就公开乞讨;有的以未成年人为赚钱工具,或指使,或胁迫小孩上街乞讨,甚至残害未成年人肢体或自残以博取路人同情,骗人钱财;有的采取虚构事实,制造假象的手段,欺骗善良的人们,这类行为都是以骗取善良的人的爱心和同情为手段。这些行为多了,就有可能使人们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抱以冷淡和旁观的态度,不再轻意付出爱心和同情,不利于“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还有人认为,职业乞讨者不劳而获对别人的劳动是一种无偿占有,对市民的社会同情心也是一种伤害。

  整治职业乞讨行为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市民要学会对职业乞讨者说“不”,共同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赵长华 殷冬梅)

    ----- 社会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