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盲人,是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中科院教授,哈佛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她是全国政协委员杨佳。
看起来不似盲人
上网搜索政协委员杨佳,几乎篇篇都是对她止不住的溢美之词——自强不息、乐观优雅、残疾人的榜样、好学生、好老师。其实,她看起来并不像是一位盲人。
在小组讨论中,别人说话时,她时常会把脸转过去听;介绍自己对我国目前残疾人、老年人状况的调查时,声音轻柔有力,娓娓道来;她总是微笑;她用手机,大多时候自己接听;她有名片,上面有邮箱,有电话;她时常打扮得很端庄美丽,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刚刚当选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委员的她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一袭白色西装,一对珍珠耳环,让人印象深刻。
只有当姐姐在一旁拉着她的手,或者用装有语音软件的电脑“看”文件时,大家可能才会注意到她的不同。在小组讨论会上,当主持人点到她发言,她说:“组长要求每个发言人都自报姓名,我非常感动,因为这也是为了方便我。现在每个人报名字,我都能对号入座,觉得非常亲切。”
“你教给我们更多”
杨佳15岁上大学、19岁留校任教、24岁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讲师,29岁时,视神经病变,从此失明。在最好的人生时刻遭遇如此重大打击,她最初的反应并没有太多异于常人之处,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并因此消沉。她说,好在家人一直都在支持鼓励,才一步步走到现在。
从学习盲文开始,到2000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没人可以真正了解背后的故事。她攻读的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公共管理硕士学位,师从于全球化权威、《软实力》一书的作者约瑟夫·奈。她成为了哈佛大学建校300年以来第一位获MP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曾在白宫效力于四位总统、克林顿总统的高级政治顾问大卫·哥根教授为她赠书题字:Jia,you taughtusmore.(佳,你教给了我们更多东西!)
她说,教书让她找回了自信,29岁以前的她在努力超越别人,29岁以后她在超越自己。
学生没想到,失明后杨老师的课依然精彩。她的课总是爆满,走廊里都站着听课的学生。
提案关注弱势群体
现在的杨佳头衔很多,虽然失明但视野开阔。今年的两会,她不仅递交了关于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建立网络世界的提案,还关注公共服务的低碳性,建议地铁电梯在无人时可以休眠,节约能源。
在国际社会上,面对西方国家对我国人权保护情况的不公正宣传,她曾说过:“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比德国的人口总数还多,此外,还有2亿多的残疾人家庭成员。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发展问题,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我们不太善于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造成一种西方国家动辄对中国人权事业说三道四的局面。”她的努力,也让中国的残疾人事业在国际上赢得了越来越多友善的掌声。本报记者周宇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