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 一台相机、数千盒胶卷、十万张相片......55岁的北京人贾勇用30年的时间记录下老北京胡同的岁月变迁。
2018年1月8日,记者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摄影工作室里见到了正在修复老照片的”胡同摄影师”——贾勇。拍照近30年,贾勇说,在城市的升级换代中,老的胡同儿慢慢消失了,老北京的市井文化也渐渐变淡,这让他越来越有紧迫感。
【解说】 一台相机、数千盒胶卷、十万张相片......55岁的北京人贾勇用30年的时间记录下老北京胡同的岁月变迁。
2018年1月8日,记者在北京前门大栅栏的摄影工作室里见到了正在修复老照片的”胡同摄影师”——贾勇。拍照近30年,贾勇说,在城市的升级换代中,老的胡同儿慢慢消失了,老北京的市井文化也渐渐变淡,这让他越来越有紧迫感。
【同期】胡同摄影师 贾勇
好多人在我拍的过程当中都过世了。都见不着了,尤其是老人。就是那种几代人都在胡同里生活的人都见不着了。年轻人呢现在都拿着手机,玩儿着微信。大街上走道儿都低着头。那时候根本就没有这些景,打电话都上公共的电话亭,两毛钱打一个电话。
【解说】上世纪80年代初,喜欢画画和拍照的贾勇报名到摄影班学习。1987年,贾勇开办了自己的第一个图片社,之后最多同时经营着11家图片连锁店。多年来,贾勇一直坚持使用黑白胶卷拍摄胡同,仅仅购买器材和胶卷,几十年下来花费超过两百万。
【同期】胡同摄影师 贾勇
这个门是老门,刷上漆以后,这个老门墩儿都在这保存着呢,可是你看这门槛没了吧。就是因为时代。现在有电动车了,推不进去,直好剌了。
【解说】三十年来,贾勇每天都要挂着两到三个照相机走街串巷的在胡同中拍照。手执蒲扇,在自家宅院大门的门槛里乘凉的北京大爷、满怀笑容,骑车送报的中年大妈、穿着毛裤在胡同里做饭的年轻父亲……贾勇说,这些在当时稀松平常的景象,都是再也回不去的市井生活。
如今,摄影已经成为贾勇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事情。他希望自己可以用相机定格当下,通过老照片再现当年胡同儿里人们生活的点滴,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老北京的真实样貌。
记者 刘轩廷 北京报道
关键词:照片 北京 变迁 胡同 摄影师
分类名称: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