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知晓的孤独坚守人
【解说】人是社会动物,大多都喜欢有人同行。但是在中国的天涯海角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与大山为伴,和森林为伍。虽然孤单,但他们毅然选择坚守。
【字幕】太行山区的“孤独铁警”
太行山区作为一个山西的旅游景点,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景点有一个属于北京铁路公安处管辖的车站大涧站。坚守这个区域17年的民警韩文跃的工作,就是巡视铁路,保证通行车辆安全。
【同期】北京铁路公安处涞源站派出所驻大涧站警务区民警 韩文跃
线路上主要是看铁路设施扣件、信号灯锁、镜片是不是有人为的破坏情况,检查一下。
【解说】由于高铁的开通,这个站每天罕有客车通行,再加上所在地区地广人稀,坚守这个区域17年的民警韩文跃,大多数时候只能与自己的影子为伴。老韩说,以前曾跟同事一起来巡视铁路,路上还有个伴聊天,现在望着这些蜿蜒的山间铁路,他只能默默地行走着,一段铁轨、一座山洞、一个人影。
【同期】北京铁路公安处涞源站派出所驻大涧站警务区民警 韩文跃
孤单是肯定的,特别晚上的时候,一个人在这屋里待着,孤单就给家里打个电话,聊两句。
【字幕】塞罕坝林场的“望海夫妻”
【解说】在河北塞罕坝 百万亩人工林海中,挺立着9座望海楼,望海楼肩负着整个林场112万亩林地的火情监测,因此又名望火楼。
刘军和他的妻子齐淑艳是塞罕坝林场的防火瞭望员,他们值守的望海楼位于塞罕坝的最高点——海拔1940米的大光顶子山上。自从11年前上了望海楼,每年的防火期他们每隔15分钟就瞭望一次,晚上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如今的望火楼虽然安装了先进的自动化瞭望设备和通信设备,但还是不能替代人工瞭望。从事护林防火工作时间久了,刘军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瞭望技巧。
【同期】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火瞭望员 刘军这个天的雾是发薄,下雨天起的雾是活动的,烟呢起来是往高拔,底下有根,雾没根。风沙是拧着劲儿往上升,风沙也没根,我们这么分(辨)烟雾。怎么说呢,这就是林场的一个眼睛,你得时刻把这片林子看住,别让它发生火情火灾别造成损失。
【解说】冬季大雪封山的日子,是最寂寞的时候。齐淑艳克服寂寞的办法是绣鞋垫,刘军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汉子则拿起了画笔,他用画笔和自己的内心对话。如今走进望海楼中的每一个人,都会被墙上色彩艳丽,充满生机的画作吸引。但没人知道,这些画儿诞生时,望海楼外正是一片林海雪原。
【同期】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防火瞭望员
齐淑艳 憋得慌连想孩子再想老人,有时候寂寞到出去,站到高处嚷两声,就寂寞到这个程度。
【字幕】深山老林里的“巡山人”
【解说】为了防止山火和偷猎,保护林场内的动植物,大多数林场都有职业的“护林员”,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魏家坝国有林场里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这片16万亩的林场共有46名护林员,每人需要负责近3000亩山林的保护工作。除了两个大队之外,其余的5个护林点都分布在山林里。那深山老林里的简单建筑,是许多护林员住了多年的家。
【同期】南江县魏家坝国有林场副场长钟敏元
虽然我们是护林人,看起来工作很轻松,但是他们的孤独和寂寞和这个山区的文化业余生活比较枯燥。
【解说】这些护林员中在这片广袤的林场上最少的都已经坚守了20多年,最多的已有40余年了。在这么多年间,他们都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巡山的工作,不论寒暑,不分昼夜。不少人对这个地方,都住出了感情。
【同期】南江县魏家坝国有林场副场长钟敏元
我们既然结识了这个工作,要这样想,我们喝的是矿泉水,吸的新鲜空气是2000多种植物的氧离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很少见的,我说走路虽然比较辛苦,但我们就当旅游吧。
【字幕】深山幽谷中的唯一“摆渡人”
【解说】在贵州印江自治县刀坝镇兰克寨村的附近有一条深河曾经让村民苦不堪言。这条河拦住了沿岸兰克寨、安家坝等四个村落的6500余名群众出行。孩子上学、乡亲赶场,要绕行20余公里的山路。为了减少乡亲们出行的时间,村民谭国超毅然拿起了桨,成为一名摆渡人,这一划,就划了40年。如今的谭国超也已经是一名七旬老人。
【同期】摆渡人 谭国超
(以前) 我们克寨村全部都是走这里,一天要走100多人。
【解说】从几十年前的木船到现在的铁船,谭国超已经记不清自己护送了多少人。每天早上八点谭国超都会来到渡口,下午6点才离开。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通的改善,曾经的热闹渡口,如今已经人迹罕至,有时候一天下来,谭国超都见不到一个人影。但即使如此,他依旧准时坚守在渡口。
【同期】摆渡人 谭国超
(现在)最多5个,5个就要(划)5次,过去5次,过来5次,但是也要划。这个划船还是辛苦,冬天又冷,但是为了村民赶场方便,来来去去的,所以我会(坚持)划,划不了了,就让别人来划。
【解说】这些孤独的坚守人,只是类似人群的一个缩影。在中国还有更多在天涯海角默默奉献默默付出,却无人知晓的人。他们的孤独和寂寞是身居闹市的人很难想象的。在此让我们向他们说一声:您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