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闭
在西藏庆祝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在西藏大学见到了藏大图书馆藏文研究中心的三大“镇馆之宝”:菩日文献、印经雕版和桦树皮经。
据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文献中心研究员西热桑布介绍,早期佛经梵本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白桦树皮与贝叶,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桦树皮经也随之涌入。目前,西藏博物馆还保存着世界上唯一一部完整的来自阿富汗的桦树皮经,其大约产生于吐蕃时代佛教兴盛期。西藏大学收藏的则是罕见的西藏本土制作的桦树皮经,大约在公元10世纪左右书写而成,虽历经千年沧桑,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
在西藏庆祝和平解放60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在西藏大学见到了藏大图书馆藏文研究中心的三大“镇馆之宝”:菩日文献、印经雕版和桦树皮经。
据西藏大学图书馆藏文文献中心研究员西热桑布介绍,早期佛经梵本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白桦树皮与贝叶,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桦树皮经也随之涌入。目前,西藏博物馆还保存着世界上唯一一部完整的来自阿富汗的桦树皮经,其大约产生于吐蕃时代佛教兴盛期。西藏大学收藏的则是罕见的西藏本土制作的桦树皮经,大约在公元10世纪左右书写而成,虽历经千年沧桑,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
在西藏大学保存的另一件珍贵文物是西藏本土最早的一块印经雕版,大约是明朝永乐年间,由西藏山南地区的工匠制作而成的。这块由核桃木做成的雕版刻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立者宗喀巴大师的著述。
藏大图书馆藏文研究中心还有一个“新宝贝”:2002年在西藏聂拉木县菩日村发现的“菩日文献”。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境内出土的年代最久远,藏量最多的藏文文献,其中初译本的《大波若波罗蜜经》在2010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据西热桑布老师介绍,菩日文献形成时期约在8到14世纪,出土时大约有1万2千多页,保存完好的大约有1万页,目前还在抢救古籍的基础研究阶段。
记者 杨茜 拉萨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