洹上披蓑垂钓,胸中权谋激荡。隐居安阳的袁世凯,闲云野鹤的姿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惊世玄机?一个小小的洹上村,又到底埋藏着哪些离奇故事?
片名:揭秘袁世凯垂钓洹上的隐居岁月
在河南安阳城的北门外,洹河北岸,曾经有过一个村子,叫洹上村。这里名为村,实际上只住了一户人家,安阳人称其为袁家花园或袁宅,它的主人就是清末民初的乱世枭雄袁世凯。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声名煊赫的政治人物,袁世凯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或一身戎装威风八面,或身着官服正襟危坐,而这张照片上袁世凯头戴斗笠,身披蓑衣,一副娱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样子,完全颠覆了“窃国大盗”的形象。
但这张照片,恰恰是袁世凯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隐居安阳、垂钓洹上的生活写照。
同期声: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院长 教授 张华腾:袁世凯很喜欢这个地方,前面是洹河,后面离太行山也不远。
同期声:袁宅花匠后人 张有明:我父亲张玉奎(音)给袁世凯种花养草,当花匠 ,我父亲说为了显示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个大绅士,与众不同,所以在当时他就修了寨墙,四个角修了炮楼,他这个地方有山有水,同时还修了这个别院,这个三横九宫院很特殊的一个房子,那个建设情况全国很少见。
同期声: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院长 教授 张华腾:最后形成了一个二百多亩地的像欧洲中世纪地主庄园的一个部落,袁世凯自己把它称为洹上村。
同期声:袁宅花匠后人 张有明:洹上村他说的在当时是一个大地主庄园一样,有这么一个形容。
如今,当年的洹上村早已毁于战火,我们不能见其原貌。但令人好奇的是,在政坛呼风唤雨的袁世凯,为什么放下权力角逐,来到这里安心做起渔翁呢?
袁世凯生于1859年,早年一心考功名,屡次落第,后投身行伍才逐渐发迹。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是中日甲午战争后的天津小站练兵,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新式陆军,从此青云直上,为清廷倚重,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进入了大清王朝的权力中枢。而袁世凯的位高权重,也开始让满清统治者提心吊胆,有如芒刺在身。
同期声: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院长 教授 张华腾:就在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死了)还不到百日的时候,就对袁世凯开刀,“开缺回籍养疴”,这个官你不做了你回家养病去吧,1909年1月2号,袁世凯就带着他的家人仓惶的跑了。
下野后的袁世凯,先后辗转于百泉、卫辉,最后定居彰德,也就是今天的安阳。可是说来也奇怪,袁世凯生于河南项城,并不是安阳人,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要把家安在这豫北的小村落呢?的
1906年9月,暮气昭昭的晚清,为了向外国人展示军力,慈禧太后采纳了袁世凯的建议,集结四万兵力,在当时的彰德府即河南安阳轰轰烈烈举行了一次大阅兵,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彰德会操”。也就在此时,袁世凯开始对安阳产生兴趣,他买下一块200亩的吉祥宝地,这便是后来的洹上村。或许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很快,这里就派上了用场,成为他的临时栖所。
显然,袁世凯选择洹上村隐居,绝不是单纯地迷信风水之说。从地理位置看,安阳地处河南、河北交界处,且交通方便,离北京城也很近。
同期声: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院长 教授 张华腾:我想呢既有地理方面的优势,又有政治方面的考虑,从战略上考虑这个地方也是一个很好的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他(袁世凯)的人脉,他的发迹之地都在河北省,我想着如果他回他自己的老家,他要想再发迹再重新出山 那恐怕各方面的联系不会那么方便。
袁世凯在洹上村整整呆了三年,他的这段隐居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呢?
同期声:袁宅花匠后人 张有明:他(父亲)自己的话说袁世凯也想劳动,到哪也出出手,但是没时间就走了,他(袁世凯)管花匠吧,他有时间还锄锄土,还问一问什么时间长呀,什么时间种,还问一问,但是要是他亲自干到底的不多,他(父亲)还给我说过南门上写的洹上村,我父亲说的当时就是袁世凯写的。
同期声: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院长 教授 张华腾:所以他(袁世凯)在洹上村的生活是非常丰富的,洹上村他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里边菜园瓜园果园什么都有,有时候在洹上村漫步,有时下棋,有时侯饮酒,有时候赋诗,享尽了天人之乐,他后来字号洹上鱼翁,就是来源于这个地方。
袁世凯真的放下一切,一门心思做起渔翁了吗?学界对袁世凯1909年初到1911年底被贬洹上村一般都少有触及。依据目前发现的相关书信、报道、回忆等档案资料可知,洹上村3年在袁世凯一生中尤为重要,也是他最彷徨、最苦闷、最矛盾的3年。
同期声: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院长 教授 张华腾:(袁世凯)政治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过,这是我们最新发现的,袁世凯在洹上村的时候写了一千多封信,这些信有的是跟政府的高官,北京的高官,还有他做总督巡抚的同僚,再一个就是退休之后被罢官之后在洹上村作的诗,但是从这些诗里边我们看出来他决不甘心在这个洹上村做这个,这种退休后的田园生活,还要有大抱负。
“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这是袁世凯在洹上村的诗作,其中的不甘与野心直白透顶。他表面上给人们遗忘世事的假相,实则是在韬光养晦,静待佳机。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在洹上村养寿园里的袁世凯终于等来了机会。
同期声: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院长 教授 张华腾: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在这个时候才又想起来了袁世凯,十月十日武昌起义爆发,十月十四日清廷就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这时候袁世凯当然有很多幕僚(袁世凯的)孩子意见不统一,有的是不听命,自己干,但是袁世凯自己还是确定应诏出山。
从清廷的内阁总理大臣,到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步步为营。1915年12月,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建立中华帝国,自称“洪宪皇帝”。但皇帝的美梦只延续了83天,便草草收场。1916年5月下旬,袁世凯因病不治而亡,时年57岁。
当时的北洋政府依照袁世凯“扶柩回籍,葬我洹上”的遗愿,在安阳洹上村东北的太平庄北侧,建造了一座帝陵式的大型陵墓,葬袁于此,人称“袁林”。
同期声:安阳市文物景点管理处 主任 王继伟:这个古文说字上有这个陵和林的相通之意,同时他不能叫陵是因为当时他是复辟皇帝,这个是不被大家所认可的,所以说当时北洋政府也征求他家里人的意见,不能叫陵咱就叫林吧。
直至而今,袁林依旧保存完好。与之相比,曾经气派的洹上村却已在战火中消亡,连它曾经的位置,今天的安阳人也已没了印象。洹上村只是作为一个符号还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当成败兴亡隐向历史深处,不变的是洹河之水,虽无巨浪滔天,却亘古向前。完
(记者 朱晓娟 赵杰 高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