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剪辫、女子放足、改革服饰,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
片名:百年辛亥:一场“从头到脚”的革命。
隔断一:一剪子,告别旧王朝
解说: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有一组雕像,第一个雕像是后脑勺拖着辫子的人力车夫在拉洋车;第二个雕像是一个理发匠正准备给顾客剪掉辫子,但理发匠自己的发辫却还没有剪掉;第三个雕像是街头卖唱的艺人,小姑娘穿着改良的旗袍在演唱,一旁的琴师梳着背头演奏,已经不再拖着长长的辫子了。
解说:说起中国人留辫子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几百年前。汉族男子原来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是满族人的风俗。但清朝统一中国后,政权的力量使剃发留辫由满族的风俗变为满汉民族共有的风气,从此,中国人的脑后就多了一根长长的发辫。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的不断发展,许多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文化和先进技术,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同时也耳濡目染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不过,中国人脑后的辫子,成为被嘲讽的对象,日本人更把中国留学生的辫子讥为“豚尾”,也就是猪尾巴。
采访:(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王晓秋)作为一个留学生来说,到了那里受到日本人的一些歧视,这个留学生走在街上,一些小孩跟在后面看他们拖着辫子,说这不是猪尾巴吗,后头拖一根辫子,所以留学生两种感情,一方想要救国,爱国,另一方面又受到歧视这种刺激。
解说:为了改变这种受歧视的状况,有些留学生把辫子盘起来,胆大的比如陈独秀、邹容,干脆把辫子剪掉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主思想的勃兴,留辫成为效忠清朝的标志之一,剪辫子成了革命党人的标志。
采访:(北京大学历史系 教授 王晓秋)当时留日学生里边,就是兴起剪辫子,而且当时受到清政府大使馆、公使馆的压制,后来他们就起来把那个留日的监督,就是管他们那个官员的辫子也给剪了。当时就成为革命派的一种要不要革命的这么一种标志。
就在留学生在国外纷纷剪掉辫子的同时,在国内,康有为第一个提出了剪辫子,他在“剪辫易服说”一文中,向光绪帝申述了剪辫子有利于“强兵强种”的理由,以辫子不利于打仗、不利于机器、不利于卫生,且为外人耻笑为由,主张剪辫断发,但并没有被采纳。后来,随着大批留学生的归国,剪辫子在清政府控制较弱的南方各省逐渐流行起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大总统令中规定公民必须剪除辫子,至此,全国上下随即掀起了一股剪辫子的热潮。
采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刘志琴)到革命高潮来临的时候,辛亥革命之后,人的观念大变化,剪辫子都赶上黄道吉日,敲锣打鼓,大家都积极的剪,喜气洋洋,而且在那个时候,现在你想不到,辫子成了一句骂人的话,要是说,你这个人真是个辫子,就是说你这个人不是个东西,所以你想剪辫子前大家维护辫子,不让剪,到后来辫子变成一个骂人的话,这观念很大的变化。
解说:对于剪掉辫子,当时人们心情各有不同,有人兴高采烈,有人郑重其事,有人垂头丧气,有人哀号连天。学生剪掉了辫子,军人剪掉了辫子。黎元洪在忧心忡忡中剪掉了辫子,善于投机的袁世凯在溥仪退位的当天剪掉了辫子,遗老遗少们也在革命军的强制下剪掉了辫子,1919年,清朝的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外国老师的劝说下,也剪除了象征大清国的辫子。这股剪辫风潮从城市到村庄,逐步推进。一根辫子的去留,足见一种遗风旧俗对人们影响之深,旧习俗的去除不仅是革命的诉求,也是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今天,时尚男女们发型各异,头发成为个性与品位的象征,我们对于辫子的记忆成为了历史课本里的一个章节,影视剧里的一个画面,成为了街头的雕塑的那个形象。
隔断二、针线,服饰改变思想
解说:“今日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这是康有为向光绪帝上书,提议断发易服的奏折中的一段。康有为把对中国传统服装的改革与国民的改造和国家的进步发展相联系,服饰的变革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看来早已超出了服饰本身的意义,成为政治制度改革的前奏。
采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刘志琴)中国在早些时候,一些启蒙思想家,包括康有为,他在19世纪末的时候,他就提出来,中国要跟上国际同步,所以就要求变法要从放足、放开小脚,剪辫子,改服装开始。而且他讲中国的服装都非常的宽大,这个都不利于跟万国竞争的时代,所以他提出变法要从变衣服开始。
解说:尽管康有为的这一提议,并没有被保守派接受,光绪皇帝也予以断然拒绝,但是后来随着妇女解放的兴起,一些女性革命家成为服饰改革的先锋。秋瑾还曾表示出对男装有兴趣,她从日本回来后,更是经常一身男装打扮。但是女性着男装并没有成为社会审美的主流,于是在清朝旗袍的基础上,改良后的旗袍出现了。
采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刘志琴)旗袍其实不完全是清代人的服装,其实它是几种服装的结合,它用的价值观是西方的,西方讲究线条美,你看中国人女性的服装是没有线条的,一个大的直的到底,西方人讲究线条,人体曲线,所以它用了西方的价值观念,讲究体现女性的人体美,又结合了中国的旗袍啊,长马甲啊,跟蒙古长袍的特点,应该说,这个旗袍是中西结合的很成功之作。
解说:改良后的旗袍很快被中国女性接受,并且延续至今,成就了中国服饰文化中独特的东方气质。而男装的变化,当属由孙中山先生设计的中山装了。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采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刘志琴)中山装就是按照当时日本士官生的服装来改进的,那个日本士官生的服装是学的西方的西服,他把原来的大翻领改成了立领,用了五个扣子,象征了五族共和,四个兜象征了礼义廉耻,衣服上面还有个盖子,就是口袋上的盖子,盖子的形状是个笔架子倒过来的,表示他要尊重知识,所以中山装后来变成流行服,确实是有它变革的意义在里面。
解说: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未果,到旗袍和中山装的流行,中国百姓服饰的变革承载了太多政治理想和社会意义,那些由剪刀和针线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的变革,也成为服饰自由和多样的开端。
隔断三、三寸金莲的绝唱
解说:今天,摆在这里的一双双绣花鞋,已经成为很多人眼中的艺术品,早已失去了它作为鞋子的功能。但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这些小巧的绣花鞋却是中国女性的必需品。为了适应这样一双鞋子,女性受到的摧残可想而知。
采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刘志琴)裹脚是对妇女非常摧残的,你看过裹脚的图版?很可怕的,小脚三寸长,从小五六岁,六七岁就裹了,最后这个腿啊,都变成像两根竹竿,因为她腿不能发育了,所以这个直接搞成中国的东亚病夫。
解说:为营造女子行走时"金莲碎步"的所谓优雅,"缠足"的习惯绵延了千年,进入晚清以来,一些进步人士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缠足不仅是腐朽文化的代表,更成为西方列强嘲弄中国的笑柄。
采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刘志琴)当时老百姓不愿意放足,因为一些男性就说要是你放了足就不讨你这个老婆,所以康有为他们比较维新的开明的人,就组织一个不缠足会,就约定了将来我的女儿嫁不出去嫁给你的儿子。都用这个办法来推行,可见阻力多大。
解说:辛亥革命后,寻求变革的仁人志士,率先对此口诛笔伐,"为妇女解开裹脚布"的呼声最终响成一片。
采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院 刘志琴)这个事情真的是辛亥革命之后才畅通的,因为新思想来了,一看到人家都很健美的,我们中国女的怎么这样啊,所以这种陋习应该辛亥革命时期是破除了。
解说:解开束缚妇女双脚的裹脚布,对中国的女子来说是值得庆幸的,更重要的是让中国妇女在解放了双足的同时获得了思想的解放。今天,中国女子的这段心酸过往,伴着那一双双绣花鞋和一幅幅老照片,都已走进了博物馆,同时走出来的是中国女性的思想解放和自由。
解说:一百年后的今天,王府井早已被各种现代元素装点的一片繁华。剪辫子,换新装,解开裹脚布,都已成为了历史。
编导:闫欣雨 摄像: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