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封泪珠与笔墨齐下的书信,全文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真情,这封缠绵与壮烈交错、被世人长久传诵的《与妻书》,它的作者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
进本集片头
现场同期声(喧嚣的街道)
福建省福州市商业中心东街口的不远处,静静伫立着一座古朴的老建筑,朱门黛瓦,曲线山墙,这就是杨桥东路17号黄花岗烈士林觉民的故居,这里也是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与周遭的喧嚣与繁华相比,老屋多少显得有些突兀。
一百年前,杨桥路还只是一条小巷。民国初期,被人们从杨桥巷改造成了杨桥路。在福州城的不断发展变迁中,林觉民故居依旧如故,向人们诉说着这个老屋曾经见证过的沧桑往事。
林觉民自幼聪敏好学,其父林孝颖对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寄予厚望。1900年,林觉民在父亲的逼迫下参加科举考试,不想这位13岁的少年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后便扬长而去。然而,这个年仅13岁的孩子要望的究竟是什么呢?又怎么会写下这样的诗句?
同期声: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原馆长 李厚威
他过去有在福州蒙学堂接受过革命教育,这个蒙学堂就是报界先驱革命家林白水和他的两个表兄弟一个是黄展云,一个是黄翼云,联合创办的,也可以说这个蒙学堂是辛亥革命的摇篮之一,因为它培养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当中的我们福建十杰,也就是福州十杰,因为都是福州人。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最早是著名的鳌峰书院,1902年,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回乡办学将其改为全闽大学堂。
林觉民的父亲林孝颖才华横溢,当时任全闽大学堂的国文教师,深得陈宝琛赏识。15岁的林觉民也跟随父亲进入到这里学习。
年少的林觉民就是在全闽大学堂接受各种新思想新学说的洗礼。对西方的“自由”、“平等”思想更加向往。
眼前的这个谢家宗祠曾经是一座古庙,林觉民曾在此创设阅报所,这里也是他和众多青年学生时常进出的地方。林觉民善于言谈,在一次聚会上,他发表了题为《挽救垂危之中国》的演说,慷慨陈词,拍案捶胸,声泪俱下,与会者深受感染。
此时的大清帝国正在列强的压迫下背负着各种屈辱的条约。林觉民的革命理念也在悄然生起。
1905年,18岁的林觉民与17岁的陈意映喜结良缘,住进了林家老屋西南一隅十平方米见方的小屋。如今,在林觉民与陈意映曾居住的卧室内,一椅一桌,陈设如故。林觉民与爱妻陈意映性格爱好绝同,在他心里,娇妻真乃“天真浪漫女子也”。
1907年,新婚不久的林觉民离开他深爱着的妻子,东渡日本自费留学。
也正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班心犹国难的硬汉,加入了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曾经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的林觉民,这时才明白自己要望的究竟是什么。
当林觉民再次回到福州,已是1910年,同盟会骨干在广州举行大规模起义的前夕。林觉民此次回到福州是为起义做最后的准备。由于资金匮乏,他在福州召集人马自己动手制造炸药。一切准备妥当,如何安全送出弹药,林觉民想到了爱妻陈意映。
同期声: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原馆长 李厚威
林觉民为了向广州秘密输送武器,甚至考虑让他妻子扮成丧妇,这个把武器放在棺材里面,这个运到广州去,那后来他看到他妻子怀孕了,那以后只能这个由其他同志,好像这个是方声洞的姐姐方君瑛来代替做这项工作。
让陈意映没有想到的是,1911年4月的这一次分离成为了他们的永别。
林觉民之所以为后人所熟知,除了参与黄花岗起义,最重要的就是因为那封感人肺腑的《与妻书》。
广州起义前三天的夜里,林觉民在香港滨江楼的一间小屋里挥笔写就了感动无数人的《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
同期声: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原馆长 李厚威
七十二烈士当中,林觉民这个文采最好,他的与妻书可以说是革命激情加上夫妻爱情,双情并茂。
1911年4月27日下午5点25分,广州起义开始。在巷战中林觉民腰部中弹倒地而被捕。受审时,林觉民面对清廷官员镇定自若,侃侃而谈,讲世界形势,宣传革命思想。赴刑场时,他面不改色,泰然自若,从容就义。年仅24岁。
消息传到家中,陈意映悲痛欲绝。一个月后,悲伤过度的陈意映早产,生下了林觉民的遗腹子林仲新。两年后,终日郁郁寡欢的年轻女子撒手人寰。在他们令人断肠的故事中又添了一份辛酸。
在林觉民就义后,其父林孝颖带着全家离开此处,避走福州远郊,此处民居转卖与冰心的祖父谢銮恩。民国建立前后一段时间,冰心在此居住,西厢房就是她的“紫藤书屋”。冰心的散文中多次出现这一老宅中的生活,以《小桔灯》最为出名。
百年之后,林觉民的孙辈现居于北京、福州与漳州,过着低调而平静的生活。而大陆与台湾都将《与妻书》收录为中学课文,表达了两岸对一位辛亥革命志士共同的纪念与敬仰。
同期声:台湾中央研究院 近代所所长 张力教授
林觉民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它就是一篇好文章,而且文字非常好,然后充满了感情,这是它最重要的,所以在任何选编国文课本的时候,他不太容易忽略到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它有一个时代的意义。更是它就是一个好文章。很多熟读中文的人,大都会认同这一篇,它代表着一种历史意义,还有代表对国家民族的一种感情。
同期声: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原馆长 李厚威
这个与妻书啊又成为海峡两岸这个共同的教科书,所以啊,可以说,这个与妻书以及它所描绘的这个林觉民故居成为了架设在海峡两岸骨肉同胞心灵上的桥梁。
故居内,复原的林觉民卧室里林觉民与其妻陈意映的相框并挂墙上,“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之景依旧,“立修齐志,存忠孝心”的宏愿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