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爆发了震惊中外广州起义。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鲜血为后来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这七十二烈士中,福建籍烈士达23人之多,特别是其中的“福州十杰”,都是在一个名叫蒙学堂的地方接受了革命启蒙教育。
进片头:
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爆发了震惊中外广州起义。虽然起义最终失败了,但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鲜血为后来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这七十二烈士中,福建籍烈士达23人之多,特别是其中的“福州十杰”,都是在一个名叫蒙学堂的地方接受了革命启蒙教育。
进片头:
踏进全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的文儒坊,顺着坊巷的石板路走不远,有一个三进、五开间、穿斗式的清代建筑,这里就是当年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摇篮的文儒坊16号,福建第一所具有革命色彩的新式学堂——蒙学堂的所在地。
一个世纪前,这里走出了包括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福州十杰”在内的一批革命志士。
蒙学堂原为卢氏家祠,始建于明代,1899年,近代民主革命者、报界先驱、教育家林白水怀着“戊戌政变”失败后的苦闷心情,立志在福州创办新型学校,培育革命新生力量。他与表兄黄翼云、表弟黄展云,以及革命志士方声涛、郑权、李心庄等商议办学之事。取得共识后,便自筹资金,选择校址,聘请教师。开办了全闽第一所新型学校,取名“蒙学堂”,寓启蒙教育之意。“蒙学堂”的校址就设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文儒坊16号卢厝祠。
“卢厝祠”坐北朝南,五开间,穿斗式构架。房屋共三进,每进均为五间排大院落,也都有大天井。在二进大天井东边,有一处环境清幽,花香飘逸,适合读书的好地方,加上院内30余间房子,“卢厝祠”为学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同期声: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原馆长 李厚威
这个蒙学堂就是报界先驱革命家林白水和他的两个表兄弟一个是黄展云,一个是黄翼云,联合创办的,也可以说这个蒙学堂是辛亥革命的摇篮之一,因为它培养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当中的我们福建十杰,也就是福州十杰。
作为全闽第一所新式学堂,蒙学堂招收的都是亲友的子弟,不收学费,学制三年。除学文化课外,学生们还接受西方的新式教育,阅读革命书籍和各种刊物。夜间自修时,老师常跟他们谈论国势之危,向学生灌输革命思想。蒙学堂学生平时还拿枪操练,革命氛围很浓厚。
春风化雨,催绽百花。在黄展云校长的主持及几位思想进步的年轻老师的影响下,“励志会”、“十汉团”等一个个秘密的学生革命小团体,悄然建立起来。当年,林觉民及堂弟林尹民、林文、方声涛的弟弟方声洞、陈可钧、冯超骧、刘元栋、刘六符等人也在蒙学堂读书。他们还吸收进步青年加入,纵论国内外形势,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在那个年代“蒙学堂”办学成绩显著,在社会上享有盛名。
1911年,从蒙学堂毕业9年后,在时任中国同盟会福建支部支部长林文和方声洞的带领下,林觉民、林尹民、陈可钧、冯超骧、刘元栋、刘六符,还有“十汉团”中的陈更新、陈与燊、严骥到广州参加起义,除严骥负重伤生还外,其余均壮烈牺牲,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州十杰”。时任国民政府林森主席曾说:“悯黄花岗烈士福建十杰,或留学外国专门,或精通国学,皆闽中俊秀之士,非普通者比,广州一役,其能震动全国,推翻专制者,未始非十杰烈士之声望,有以致之也!”
同期声: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曲鸿亮 研究员
首先我想他们是以国家大事为己任,就是肩扛着民族振兴和国家复兴的历史重任。我们今年纪念辛亥革命百年,那么革命先烈的这种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英勇奉献,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这么一种精神是值得我们今天好好学习继承并要努力发扬光大的。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福州十杰”中,人们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林觉民,然而参加广州起义的许多骨干,他们也与林觉民一样怀着必死的决心,并留下遗书而慷慨赴义的。其中方声洞出身于福州的富商家族,共有兄弟4人,姐妹7人,方声洞排行第七。其二姊方君瑛、四嫂曾醒、六兄方声涛、六嫂郑萌、其妻王颖先后赴日本留学,并与方声洞一样加入了同盟会,一家之中有6个革命党人,被传为佳话。
事实上,福州十杰中的大多数人出身大家,家境殷实,那么,为什么他们会舍弃一切,奋不顾身的投入革命并为之付出年轻的生命呢?
同期声:福建省档案馆 副馆长 林真
福建是最早对外开放的,就是五口通商,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签订以后,福建是五口通商之一,所以它在很早就是吸收了这种外来的这种民主的思想,再有呢就是在洋务运动的过程中,福建也是在全国是一个领头羊,在这个过程中像马尾船政,还有福建很多新式学堂的举办,这些都传输了很多外国的这种民主思想跟科学的技术科学的精神,所以这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是由于福建比较早的对外开放,出现了很多在海外留学的留学生,比如说到欧美到日本去的留学生,船政学堂就派出相当多的这种福建的学子到海外去留学,他留学的过程中他接触了很多先进的思想,所以在福建的辛亥英杰当中,海外留学生是一块很大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力量,在黄花岗在辛亥革命之前最重要的一次起义相当多的都是福建的志士。
广州起义失败半年后,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福建也于当年11月9日光复。那一天福州上空升起了一面象征全国十八省光复之义、缀有十八个星的旗帜,而这面旗帜就是冯超骧、林觉民、刘元栋三位烈士的夫人于起义前夕秘密赶制出来的。
同期声:福建省社会科学院 曲鸿亮 研究员
黄花岗的福州十杰他们的出身家境都很优越,或者至少按照我们现在讲都是已经是在小康以上这么一种生活水平,但是他们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抛弃了个人家人的这么一些东西,来为民族献身为国家献身,这么一种敢于革命敢于探索敢于牺牲的精神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特别是这种精神体现了一种道德上的至高无上的无我的这么一种境界。
分类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