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的河南大学,在河南大学南大门内东侧的绿地上有一手持书卷的老者形象,在他身后就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大门,这位老人就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林伯襄。
1912年4月29日,时任河南教育司科长的林伯襄,联合河南省学务公所议员王敬芳等九位河南教育界知名人士,联名在开封《大中民报》上发布一篇《筹备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公启》,力陈办学之必要,倡议效法欧美,引进西学,谋求强国富民之道。
“……夫国之强,强于学,一省亦然。•••••••或曰:河南留学东岛者不有人乎?何事留学欧美之预备?为不知日本之短期文明,足以飨遗我国者无几,且从前学说,更不适用于近日之新共和国也。百年之计,端在树人;亡羊补牢,晚而未晚。”
【同期声】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玉洁:同盟会员成立的,好比我们河南大学的第一任校长林伯襄先生就是同盟会员。他们当时也是怀着一种救国救民的这种热情,这种责任心,成立欧美预备学校,准备派出一部分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回来作为祖国的栋梁,他们当时就是抱着这样一种爱国之心吧,这样一个抱负去建立这样一个学校。
【同期声】 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王学春:我觉得这一批人非常了不起,目光很远大,他可能也是受了辛亥革命的影响以后,西学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以后,他们做出的扎扎实实的一件事,就是要办预校。
这份《公启》发布后,经河南省都督张镇芳提议,河南省临时议会议决,立即筹设一所主学外语,以派遣赴欧美留学生为主的预备学校。经河南议会议长陈善同举荐、委任时任河南教育司科长的林伯襄为校长。择定开封铁塔以南,历代河南乡试重地“河南贡院”东半部为校址。而1904年3月,正是在“河南贡院”举行了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场考试---会试。
“初次参观校舍,看到贡院残留的一排一排秋闱试场,上边嵌有天地玄黄等字样••••••但我们的试场,却分别在几个新式教室内举行,试题发下去之后,就看到一位身穿长袍马褂、分头革履的年轻先生,进入试场。”这是曾就职于美国农业部的预校学生涂心园在自己的《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忆往》中回忆自己1918年参加入学考试时候的情景。
【同期声】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学春:是有差别,首先名字不一样,不要小看这个名字,其实它是反映了一个办学理念,过去的新式学堂还叫学堂,是皇上让办学堂,那么我们现在是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我们变成学校,学校是什么,就是老师教学生。
【同期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玉洁:辛亥革命以后这个学堂它的理念是新的,它的理念是民主共和的,它是以三民主义为它的基础的,为它的就是政治思想基础,理论基础。
1912年8月25日,开封的《自由报》首次刊布了《河南提学司招考留学欧美预科学生广告》,首届设英文科两班,预招录120人,要求是体肢健全、语数优异的12至16岁高小毕业生,毕业后择优公费派出欧美各国大学留学,或升学或任教。
【同期声】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王学春:从这个招生简章上我们可以看出来,他说我要招两个班,每个班六十个人,这是当时广告上打出去的,是吧,那两个班,60个人,120,但是实际上开学后招了140个人,分三个班,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时办学的人还是怕招不来学生,但是实际上民众那种积极性还是很高。
“记得在县高小读书的时候,同邑就有好几个留美预校的学生,••••••,他们寒暑假返家时,都是制服革履,神采飞扬,令人羡慕不已。我被祖父鼓励,时常怀抱当洋学生的野心”涂心园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这样描述自己幼年时对西学的向往。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是当时中国三所留学欧美学校之一,另两所分别是清华留美预校和上海南洋公学。河南留学欧美预校开始定的学制是4年,后来参照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的学制改为5年。因为这种学校当年国内很少,教学无模式可循,学校的教育主要以西方教育为蓝本。
在第三届英文科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英文、国文、数学、物理、化学、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世界历史、世界地理、博物、经济学、教育学、体操、音乐等26门课程、总计6232个学时。
【同期声】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玉洁:(预校)它引入的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它还引入很多制度方面的东西,比如它设的农业、农科、医科、法科、文理、先设这些,后来它又引进逐渐的加入水利呀、经济呀,逐渐的加入,最早就是外语,它学外语对中国人来说就是一种进步。
如今在河南大学的校园里依然保留着当年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时期的教学楼六号楼,以及学生当年的宿舍,东一、二斋和西一、二斋。木制的地板、楼梯,宽敞明亮的窗户。无论是教学楼,还是学生宿舍楼都融入了西式的建筑风格,仿佛向世人彰显着自己历史使命。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学校的教员大部分有留学背景,其中约三分之一是外籍教师。
【同期声】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王学春:它最不一样的就是引进了外语教学,而且从史料来看,这个外语教学的时间特别长,课时安排英语达到30%,这个英语的量相当大了。
涂心园在自己的回忆录里曾经这样描述在 预校里的生活“每天8小时的睡眠,6小时的课程,3小时的自修,2小时的体育,加上三餐与课外活动,都紧缩在一天24小时之内。每天的生活就像走马灯一样,从寝室、饭厅、教室、操场,转来转去,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唯独到了星期日准许外出一天。••••••留美预校自建校伊始,对于体育,极为重视,每日课余,即被赶到操场,分组练习运动。”
【同期声】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王学春 :预校的体育教育和过去传统意义的体育教育不太一样。预校引进了新的东西,比如说最著名的足球、网球。
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当年的照片上看到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时的形象。竖条纹的足球运动衣,英式的网球衫。照片中的影像虽已久远,照片中人们的衣着打扮,却让今天的人们倍感亲切。
2002年,王学春收到了一件来自美国的捐赠,这是预校的最后一批学生毕业时的纪念册,王学春意外的在册中看见了预校时期的校歌《母校之歌》。
【同期声】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王学春 :这个歌词分四段,这四段格式都一样,最后一段,我觉得非常好,就是我爱中国。它就是把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学生逐步逐步引导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先爱学校,再爱学校所在地开封,然后再爱河南,最后是爱全国。爱全国怎么样,就是让整个中国都建的繁荣富强。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从1912年到1923年,存在了十一年,预校毕业的286名学生中,考取美、德、法、比、日、苏等国留学生者91人,在国内大学就读者143人。培养出了中国卫星之父赵九章、建筑大师杨廷宝、水利泰斗阎振兴、地学巨子张伯声等。
【同期声】河南开封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原特约编辑 吴凯: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文人的出路,唯一的就是科举,只有进行了科举,中了功名然后能进入仕途,辛亥革命以后,当然进入仕途的也有利用考试的,除了这个以外,特是搞自然科学的,搞科学的,你就直接可以进行研究,它这个文人的出路,就比过去单纯的依靠科举,那就是可以走多种道路,它的前途就广阔的多了。
【同期声】河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 王学春 :这个学校的建立不仅对河南的教育,而且对中南地区的教育,可能都有影响,或深或浅都有影响。
一百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校园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个别建筑保存至今,我们也只能从为数不多的遗存的照片中,窥见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当年的影子。
2002年河南大学90周年校庆前夕,河南大学在现南知门内东侧六号楼中轴线上,复建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的大门。如今这里已成为校园景观的一个亮点。
制片人 陈 晓
王玉平
编 导 汤 茘
摄 像 赵 杰
王鹏远
配 音 李 越
制 作 赵 杰
监 制 吕振亚
余瑞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