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当戊戌六君子的头颅为变法殉道时,风雨如晦,就义之日,万人空巷。这场在历史上被称为戊戌变法的改良运动以失败告终,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变法失败后或逃往国外,或被清廷处死。资产阶级维新派宣告瓦解。与此同时,逃亡海外的维新派开始转化为保皇派。
派别:保皇派亦称保皇党
时间:清末民初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开明贵族及保守派资产阶级
主张:力主保留皇帝,实行君主立宪制
解说:1898年的10月27日,力主维新的康有为乘英国客轮“重庆”号逃抵日本,到达日本之后的他,思想上开始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他1898年不是在日本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中国嘛,离开中国就是中国究竟应该往哪个方向走,他们在外边也进行探索,在探索过程当中,康有为是坚定不移的就说,我就是保皇上,他走的是另外一条路,他说我就是保皇上,我就是把这个宝就押在光绪皇帝身上,其他的我没任何好商量的,他在这一条上他非常坚定的。
解说: 在当时,即便是漂泊海外、见识过西方民主政治的华侨,也摆脱不了忠君的思想。他们无法想象一个没有皇帝的中国。而康有为正迎合了这一思想。保华侨先要保中国,保中国一定要救皇上。康有为把远在海外的华侨与瀛台中受困的光绪皇帝,紧紧联系起来。经过 一系列的演说,康有为得到了华侨的广泛支持。1899年7月20日,康有为联合加拿大华侨领袖携手创立了“保皇会”。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这个时候他们就在海外成立了保皇公司(保救大清光绪皇帝公司),就是完全按照公司化去运作的,就是康有为,康有为在外边就成立了一个保皇公司,保皇公司就是向华侨筹钱,就是我们要去救皇上。
解说:而保皇会的全称令人忍俊不禁——“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随后,康有为派遣门人弟子分赴各国,宣传保皇思想。
20世纪初,已经颇有影响的保皇派和当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进行了一场长达两年的大论战。就在革命派与保皇派的大论战如火如荼的进行之时,1906年资产阶级的另一支改良势力——立宪派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国内积极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字幕: 派别:立宪派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代表人物: 张謇、康有为、梁启超
主张:继续保持皇帝统治,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
解说:这里是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北侧的朗润园,清末实施的预备立宪,一些重要的改革举措就是在这里商讨的。清末的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这次预备立宪的主导力量,被称为“立宪派。”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立宪党人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生长发育以后,产生的一个新的力量,你讲它就是资产阶级就是了,就是资产阶级,那么这一拨资产阶级,如果追溯他最早的起源的话,当然和洋务运动有关,1860到1890年代的洋务运动有关,到1898年的政治变革当中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了,到了1901年的新政,这就明明白白可以看到一批资产阶级的这种力量,近代资产阶级在成长。 解说:立宪派的成长,使他们在中国的政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资产阶级的上层知识分子,既反对清朝统治的现状,要求改革,又反对革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但是,由于清政府在1901年的新政后,出现了短暂的社会进步,被认为最为重要的宪政改革迟迟未能展开。终于日俄战争爆发,让立宪党人有了一个宣传立宪、推动改革的机会。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日俄战争发生之后,日本和俄国打起来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有判断,中国的朝野都有判断,中国的朝廷希望,尽管日本人在帮我们,但是还是希望俄国胜,因为俄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体制,如果俄国胜,中国的朝廷就会减轻改革的压力。就是我们还按部就班往前走,专制胜利了,但是中国的这种知识分子,中国的开明官僚都希望日本胜,而且判断日本肯定胜。 解说:日本的胜利,让立宪派找到了一个实行立宪的理由和依据。君主立宪的呼声也一时间成为社会的主流。最终清政府宣布实行预备立宪,但是这次立宪却在慈禧太后接见大臣的时候被说出了真相:“立宪一事,可使我满洲朝基础永久确固,而在外革命党亦可因此消灭。”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但是到了朝廷宣布要预备立宪了,要政治改革了,那么这一批人就被界定为,他们就叫“立宪党人”,这拨立宪党人当然他拥护君主立宪,立宪我们讲的是个简称,他的完整的名字叫“君主立宪”,君主立宪当然就和康有为他们流亡海外的保皇就有关系了,因为他要保皇帝,这边要立宪还是立的是君主主导下的立宪体制,保皇党人和立宪党人在这个过程中就开始合拢。
解说:保皇党人和立宪党人的合拢是短暂的,1908年光绪、慈禧的相继离世,无皇可保的保皇派已经名存实亡了,让立宪派深感失望的清政府皇族内阁,使立宪派的内部开始分化,其中一部分转向了革命。
字幕: 派别:革命派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代表人物:孙中山、黄兴等
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倡三民主义
解说: 1894年,28岁的孙中山放弃了医生职业,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革新政治主张。但却遭到冷遇。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 李鸿章按理说是应该接见二十几岁的孙中山,尽管李鸿章当年七十多岁,但是孙中山不知道,我们一百年之后知道,这个时候是甲午战前最紧张的时候。李鸿章是不愿意打这场仗的人,但是朝廷又把这个打仗的责任交给他,前敌总指挥,那么这种状况下,他一个在第一线负责的最高领导人,能够去接见一个没有任何功名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事。很正常,但这种很正常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伤害了一个年轻人的自尊心,孙中山的革命我们不能讲这就是唯一的原因,但这绝对是个原因。
解说:没有得到李鸿章的接见,年轻的孙中山意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他决定走出去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1894年,孙中山来到美国檀香山,在这里他看到了甲午战争的真相。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我们过去讲的就是闻风而逃,一溃千里,除了这两个形容词之外,我们就找不到中国军队的任何的这种战争的迹象。(326_3875_04 00:29)这种状况国内老百姓不知道,国内的知识分子也不知道,但是孙中山到了檀香山,西方的这种媒体,新媒体它提供了一个真相,所以孙中山在那看到,中国军队怎么打成那个样子,那么他就要追究,西方的媒体也在追究,中国的军队打成这个样子不是军队本身的问题,不是指挥者的原因,这是体制原因,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是这么来发生的。
解说:在檀香山,孙中山约集华侨志士建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主张,此后国内各地的革命团体纷纷建立,革命活动风起云涌。
1905年7月,日本东京一间名叫凤乐园的中国餐馆里,两位反清革命领袖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和黄兴。随后,在他们的推动下,中国同盟会日本东京正式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
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 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员 马勇)这种革命发生之后,很快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就发布宣言,发布三民主义,发布这些革命的东西,那么他立马就引起在日本的另外一拨人这种反对,就是暴力的革命可取不可取。我们要讲到的就是,革命与改良的论争就在1905年,就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那么另外一派呢,就是梁启超,梁启超为主导的就是《新民丛报》和《民报》之间的论战,这个论战就归纳起来,1906、1907年的时候就归纳起来大概有12个论题,就是究竟是革命的手段好,还是和平变革好,究竟是保留一个君主的体制好,还是走向一个共和的体制好。
解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和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持续两年的大论战。通过这场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采访:(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历史系副教授 戚学民)这个论战的时间持续了有两年之久,最后其实双方都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今天我们采用的是革命派一方面的说法,就是革命派的宣传取得胜利,可是我们如果从历史当时的本然的层面来看的话,应该说最终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因为在这场辩论中,虽然双方的路线有所差别,但是都把民主共和,中华民族,汉族、建国,还有法政,宪法这样的重要的理念普及到了社会的民众当中,使得最后的革命具有了相当深厚的思想和群众基础。(326—3867—01 04:00)
解说:有了思想基础的革命派力量慢慢壮大,最终主导了整个中国政局。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清末这一历史时期里,尽管各种派别层出不穷,各种思想争相出现,但是其探讨、争执的都是改造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
1911年 10月,革命党人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的枪声让他们倡导的“革命道路”在中国大地上打开了新的局面。
编导:闫欣雨 摄像: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