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 头】一声枪响,千年帝王根基轰然崩塌,一个时代结束。这声枪响,就是武昌起义的第一枪。然而,究竟是谁打响了这开天辟地的第一枪呢?
【解说词】“八月十五杀鞑子!”这句口号,相传来自元朝末年。将近六百年后,大清宣统三年,农历辛亥的中秋节前,人们再次悄悄传起这句话。
【解说词】放出风声的是湖北的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八月十五,是西历10月6日,经两大革命团体商定,就在这天发动起义。但由于革命党人准备不足,起义只好计划延期到10月16日。
【解说词】10月9日上午,革命党人孙武在汉口宝善里的一栋小楼秘密制造炸弹,却不慎引起爆炸,令起义消息泄露。清政府下令全城搜捕革命党人。形势万分危急。
【解说词】10月10日晚,驻武昌中和门内第8镇所属工程兵第8营营房里,发生兵士哗变,全营振动,枪声四起。不少史料记载,危急时刻,熊秉坤立即以该营革命军代表的身份率先发难,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
【同期声】熊秉坤之子 熊辉:那个群龙无首啊,那怎么行呢,所以就逼着他非跳出来不可。因此,他才在这么一个困难,革命面临夭折,力挽狂澜,打响了第一枪。
【解说词】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接见了熊秉坤。据说,他向当时在场的革命党人这样介绍熊秉坤:
【同期声】熊秉坤之子 熊辉:我(孙中山)给你们介绍,这位就是打响武昌第一枪的熊秉坤。
【解说词】熊秉坤从此得名“熊一枪”。熊秉坤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说法,也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也有说法称,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并不是熊秉坤。
【同期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章开沅:谁带的头啊,熊秉坤,再加上其他的人,也不是熊秉坤一个人,那第一枪不是熊秉坤打的,是程正瀛打的。
【解说词】程正瀛,字定国。湖北省鄂州人。早年投入湖北新军工程八营当兵。1908年他加入共进会,并任工程营革命军第二正队第五支队队长。在民国创立后,被授予一等功。既然说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的是程正瀛,后来为什么又成为了熊秉坤呢?
【解说词】其实,对“熊秉坤打响首义第一枪”之说发出异议的,不仅有多位辛亥首义参加者,更有来自熊秉坤本人早年的纪实文字。其中熊秉坤呈交湖北革命实录馆的《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对1911年10月10日起义前后的情节有详尽记述。
【解说词】10月10日傍晚,工程营营房内,官兵正在擦拭枪械,暗中整装以待。这时,一贯敌视革命的排长陶启胜带着哨兵进屋巡查,见金兆龙和程正瀛等人荷枪实弹、顿生疑心,便高声斥问想干什么, 金兆龙一语双关地回答准备不测。
【解说词】陶启胜大怒,上前夺枪,与金兆龙扭打起来。金兆龙大喊还不动手,更待何时。
【解说词】在一旁的革命党人程正瀛本来想开枪,但恐伤及金兆龙,便用枪托猛击陶启胜。陶启胜知情不妙,慌忙夺门而逃。程正瀛举枪便射,“砰”的一枪打中陶启胜,也打响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第一枪”。
【解说词】子弹飞出,一切都必须开始了。此时,正在另一营巡视的熊秉坤听到枪声,知道起义已经发动,马上赶回本部营地鸣笛集合队伍,随即对着天空连放三枪,宣布起义。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就这样在意外和仓促中爆发了。
【解说词】连这些熊秉坤早年的记载,都证明了打响第一枪的人的确是程正瀛,为什么后来社会普遍认定是熊秉坤呢?这还与革命领袖孙中山有关。1918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上海《晨报》当日专刊发刊词中的国庆咨文中再次提到了熊秉坤。
【同期声】熊秉坤之子 熊辉:今日何日啊?此非我党革命同志熊秉坤打响第一枪发难之日乎?他又是孙中山先生说的。
【同期声】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所长 张笃勤:因为孙中山是革命领袖,他的影响很大,所以他说是熊秉坤打响第一枪,当然社会就认可这一种说法,所以就广泛流传开了。后来就是熊秉坤原来也没有承认自己是打响第一枪的。
【解说词】1912年,熊秉坤写的汇报材料里,这样描绘程正瀛开的这一枪:“此即首义第一声也。”
【同期声】熊秉坤之子 熊辉:我父亲怎么说啊,不是我打第一枪,是他(程正瀛)打第一枪。……他(熊秉坤)思想不通,觉得这个名我不应该承当啊,他说这是别人啊,别人在我先前打,他总是想到从时间上来看问题,单单从时间上来看问题,就没想到这个问题应该全面地看问题。
【解说词】但熊秉坤的否认随着时间转移而有了变化。从否认到承认打响第一枪,大约经历了10年左右的时间,熊秉坤20世纪20年代以后发表的多篇忆及辛亥首义的文字,与1912—1913年间撰写的一些文章,在谁打响首义第一枪问题上大相径庭,其总的趋势是,打响第一枪的人物,从程正瀛演变为熊秉坤。
【同期声】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所长 张笃勤:孙中山这样说了以后,他(熊秉坤)也开始在材料中这样写。
【解说词】熊秉坤1912年撰写的《前清工兵八营革命实录》称起义前夕自己在楼上取枪时闻枪声四起,又记述二排士兵程正瀛枪击二排长陶启胜,其后熊秉坤自己才下楼,吹哨集合。而在1957年发表的《辛亥首义工程营发难概述》中则说自己在楼上巡查,见二排排长陶启胜迎面跑来。文字记载为:“熊开枪对其射击,陶下楼逸去”。
【解说词】打响“首义第一枪”的人,从程正瀛已改变为熊秉坤。
【解说词】可以佐证10月10日傍晚工八营发难实况的,还有报人胡石庵根据工八营发难参与者朱思武的陈述撰于1912年农历二月的《湖北革命实见记》。
【解说词】朱思武10月11日凌晨对胡石庵陈述的工八营发难经过中,提到最先与清方军官扭打并枪击者,是金兆龙、程正瀛等,没有提及熊秉坤,这与熊秉坤早年的文字记载相一致。
【同期声】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所长 张笃勤:后来有人提出质疑的时候,他(熊秉坤)曾经表示,就是我不是为我自己争,我是为孙先生争。
【解说词】那个真正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的程正瀛并没有革命到底,后来他投靠袁世凯,参与迫害革命党人。1916年被革命党人抓获,五花大绑沉尸江中。这一段并不光彩的历史,让正史对他采取了回避的态度。熊秉坤则正式成为了这个“首义第一枪”的击发者。
【同期声】武汉市社会科学院 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 所长 张笃勤:原来就认为,打响第一枪就是实际发动过程中发出信号这一枪,是这样来理解的,当然现在这样一种理解通过学术界的考证,已经证明是程正瀛,而不是熊秉坤,这个打响第一枪有很大的偶然性,熊秉坤作为工程八营的革命总代表,他不因为没有打响这个偶然性的第一枪而改变他在起义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解说词】熊秉坤在辛亥首义后又参与了武汉保卫战、护法运动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27年参与北伐,后任职国民政府。解放战争期间,通电反对独裁,推进和平进程。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武昌起义功臣熊秉坤在湖北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