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10月15日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特区三十年的发展正是从这2.5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祥的。
(进片头)
1981年10月15日的一声炮响,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破土动工。特区三十年的发展正是从这2.5平方公里的土地发祥的。
(进片头)
11月的厦门,海风轻抚,阳光明媚,与北国的寒冬相比,这里温暖如春。在这座小岛内一条绿意盎然的街道拐角处,掩映着一栋不起眼的小楼。尽管周边车辆来往,人潮涌动,但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栋楼,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湖里区办公楼的旧址,2008年改建为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走进这栋小楼,映入眼帘的这一张张历史图片和珍贵的史料,真实地记载着特区3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
厦门市原市长 邹尔均
当时我到厦门来的时候,我也不知道特区是个什么样,究竟特区使命是什么任务是什么不明确。那到了以后去看了,特区这一2.5平方公里,很小,而且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九个山头,有几头牛有几头水牛在那边吃草,什么也没有。
“鹭江号”是一艘高约10米的普通游艇,如今正安静地躺在纪念馆的院子里。1984年2月,邓小平来到厦门正是乘坐这艘游艇观赏鹭江两岸的海上风光,并在邹尔均等人的陪同下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湖里工业区,在听取建设情况汇报后,邓小平挥笔题词“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
厦门市原市长 邹尔均
最大的困难是没有钱,那么中央就给了我们五千万的建设性贷款,第一期工程要三亿到四亿。五千万远远不够。小平同志提出来,国家建设资金不够的话,可以向外面借。有这条就好办,我们就借,就是厦门特区是举债建设起来的。
1984年视察厦门期间,邓小平还来到东渡港码头、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和驻厦部队,接见了社会各界人士。
也正是在这一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厦门经济特区从湖里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厦门经济特区实现了第一次大扩容、大跨越。2010年上半年,经国务院批准,厦门经济特区再次扩容,范围从131平方公里的本岛扩展到全市1699平方公里。
厦门市原市长 邹尔均
那么现在,他们现在因为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了,厦门提出来岛内外一体化,这是非常适时的。可能在全省在全国像厦门这样的地方不大,农村也不多,搞一体化是最有条件的,搞综合改革最有条件了。厦门抓住了这一条是非常好的。
如今的厦门岛内,致力于保持风貌和特色,降低开发强度和建设密度,加快推进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建设。岛外,规划建设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个新城,让城市格局由原来集中于岛内的一个“拳头”展开为一个“手掌”。 努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
厦门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 常务副会长 陈信仲
我们台商在这边有很多,大概三千八百多家,我作为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对我们台商投资在厦门的我们很尽力地在吸纳他们。语言各方面都很沟通,大家都没有什么隔阂,所以很多台商都很愿意到厦门来。
眼前这个繁忙的航空港,从通航初期一周8个航班到现在每天起降超过400架次,运送旅客从6643人次到今年可望突破1500万人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当年,在缺钱、缺人的境遇下,厦门特区一方面向国际借款,一方面自筹资金,用了21个月的时间修建了一座国际机场,从而使厦门机场成为全国四个经济特区修建的第一个机场。
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 董事长 王倜傥
机场跟厦门经济特区确实是密不可分的,厦门机场是因特区的创立而创立,是伴随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而发展,也因为有了机场,它给厦门特区的发展增添了一个翅膀。也就是说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厦门位于东南沿海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当时陆路交通还不是特别发达,海上交通有它的局限性,特区要能够迅速地对外开放,如果没有机场那应该说是很难设想的。
1988年,特区希望将厦门机场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这一大胆的建议,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如今,一条条国内外航线将厦门经济特区与四方相连,厦门机场也以其优质的服务和高标准的准则,为中国的民航业贡献了一份“特区经验”。
厦门,背山面海。海港、空港是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切入点。与空港相比,海港同样成绩斐然。2010年,厦门港实现全港货物吞吐量1.39亿吨,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首个亿吨大港,世界排名第19,国内排名第7。
2011年8月,福建省政府正式批准《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工作方案》。厦门将着力构建厦门-漳州-泉州“一小时交通圈”与区域一体化机制,将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为海西经济增长极、两岸合作基地和国内有竞争力的大都市区。
厦门市原市长 邹尔均
就是我们遇到什么就改什么,遇到问题就摸着石头过河吧,搬掉绊脚石让经济发展起来,所以厦门经济三十年来平均在百分之十七多,这样高速的增长是抓住改革的结果。
站在新的起点,回顾走过的历程,如今30而立的厦门在经济上已从当年GDP7.4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060亿元,增长近300倍,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可以说,厦门经济特区这30年一路走来,见证了改革,见证了发展,见证了奇迹。
厦门市原市长 邹尔均
特区的本质是改革,特区的使命是改革,特区的天职是改革。
记者 吴晟炜 李思源 福建厦门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