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名茶之乡”——福建安溪县的西北部,有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茶叶古镇——感德镇。这里是两岸民众和港澳、东南亚华人社会中被广为祀奉“保生大帝”吴真人的出生地,也是久负盛名的铁观音名镇。被誉为中国茶叶第一镇。
12月6日,记者来到安溪县感德镇,一路上感受到的都是这里浓浓的茶韵。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虽然不是茶叶收获的季节,但是充盈山间的绿意依然显露出了感德这个茶叶名镇的盎然生机。作为名茶铁观音最负盛名的核心产区——感德镇全镇6万多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拥有茶园面积5.8万亩,年产茶叶达5000吨,产值超12亿元人民币。
在“中国名茶之乡”——福建安溪县的西北部,有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茶叶古镇——感德镇。这里是两岸民众和港澳、东南亚华人社会中被广为祀奉“保生大帝”吴真人的出生地,也是久负盛名的铁观音名镇。被誉为中国茶叶第一镇。
12月6日,记者来到安溪县感德镇,一路上感受到的都是这里浓浓的茶韵。驱车行驶在蜿蜒的山路上,虽然不是茶叶收获的季节,但是充盈山间的绿意依然显露出了感德这个茶叶名镇的盎然生机。作为名茶铁观音最负盛名的核心产区——感德镇全镇6万多人口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从事茶叶种植和加工,拥有茶园面积5.8万亩,年产茶叶达5000吨,产值超12亿元人民币。
同期声:中共安溪县感德镇委员会 书记 陈钦洲
感德铁观音因其韵浓,香爽醇厚而得名,这是得益于它的自然地理条件,感德的好山好水,这个特殊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它好品质,那同时呢这个,茶农呢对于如何提高制作技艺,做了很多研究,我们虽然目前称为是茶叶第一镇,但是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它做成茶产业的第一镇,我们准备建设一个茶叶工业区,通过上下游关联产品的运作呢来延伸它的产业链。
在感德,记者见到了不少茶叶合作社这样的组织。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对茶叶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茶叶合作社的模式在这里应运而生,为企业和茶农搭起服务的桥梁。
茶叶合作社改变了茶商与茶农“点对点”相互捆绑的产销模式,实行“茶企+合作社+茶农”的运作模式。合作社作为一个平台,为企业和社员服务,并签定联作管理协议。合作社主要致力于解决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等问题。感德的茶叶也走上了生产规模化、加工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同期声:中共安溪县感德镇委员会 书记 陈钦洲
这个茶叶合作社呢是这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是茶企加基地加农户这么一个模式,通过这个模式的运作呢,使我们茶企呢都能够从市场上购买到一些质量安全比较好的一些产品。那对于茶农来说呢,加入了专业合作社以后,有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的施肥, 统一的田园管理,品质方面也有所提升,那对于茶叶的价格呢也会有所上扬。那作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呢,都是他们茶农自发推荐出来的,都是一些乡村里面比较有威信的一些人。
每至茶叶采摘制作季节,有大量从全国各地涌入感德的“淘客”。这座大山里的小乡镇,一时商家云集,交易活跃,成为“茶商必争地”。
同期声:感德峰之木茶叶合作社 社长 许进丁
我们这个村茶叶面积很多产量也很多,当时没有成立这个合作社之前呢,这个销路确实有点困难,有些茶农产生这些茶叶滞销,成立这个合作社以后,茶叶质量卫生质量保证了,销路也扩展了很多,所以说这个我们后来啊,卖茶啊也确实比较轻松了,这茶农价钱也高了。
几个茶农坐在一起,聊天品茶,这是记者当天在感德镇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见到的一幕。陈清源是这个研究会的会长,有着二十多年种茶制茶经验的他如今更多的是和镇上部分制茶能手一道,义务给茶农传授制茶手艺和技术。感德镇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的建立,对于提高茶叶制作技术水平,提升铁观音茶叶的质量和效益,保护感德铁观音集体品牌起着重要作用。
同期声: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 会长 陈清源
研究会会员经常来交流这个技术嘛,可以带动合作社,带动各地的茶农,提高制茶的技术工艺。
同期声: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 理事 吴丽萍
通过我们这种技术的支持,然后茶农们对茶叶的做法改变了,然后让他们在不好的时候把茶叶做的更好了,然后让他们的茶叶质量提高了。
“质优、味香、韵浓”的特点让感德镇铁观音享誉海内外。经过多年发展,感德镇已成为“茶园管理精细、制作工艺精湛,科学种茶普及、制茶技术繁多、茶叶质量优良、茶叶交易市场活跃、茶文化底蕴深厚”的茶叶强镇。
记者 吴晟炜 李思源 福建泉州报道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