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解说】抗战洪流中的莘莘学子,驰骋中印缅战场的年轻军官,精通英、俄、法三国语言的翻译官,与史迪威将军结为“足球之音”的“绿茵场球星”。
4月25日,记者见到了这位远征军老兵曹越华,当他精神矍铄地出现时,记者很难将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与这位耄耋老人联系起来。
【解说】抗战洪流中的莘莘学子,驰骋中印缅战场的年轻军官,精通英、俄、法三国语言的翻译官,与史迪威将军结为“足球之音”的“绿茵场球星”。
4月25日,记者见到了这位远征军老兵曹越华,当他精神矍铄地出现时,记者很难将如此跌宕起伏的人生与这位耄耋老人联系起来。
【解说】曹越华告诉记者,1943年夏季,还在象牙塔内读书的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参加了驻印军反攻滇缅战争,成为复旦大学第一个走向前线的学生,从此踏上了抗日救亡之路。时至今日,他仍然清晰地记得攻克缅甸重镇密支那的那夜。
【同期声】(曹越华):那一晚上,我就住在一个战壕里面,因为那时候正在打仗,而且后来才知道,那天晚上就是日本人撤出密支那的时候,所以那个晚上打得很厉害。整个密支那它是一个镇,在树枝上,树叶子全都没有了,净是剩下些桠枝。而且还看见一个日本人的尸体在地下躺着,这具尸体不知道牺牲了多久,还没来得及拉走 ,整个尸体都成了蛆,一堆蛆吃了一个人的尸体,就说明战争很残酷。
【解说】曹越华对记者说,他一生难以忘怀的是全军上下为了国家民族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在密支那之战后,他担任30师师部翻译室中校主任,与新一军军长孙立人、美国史迪威将军接触机会增多,因为同是足球迷,曹越华与史迪威将军还结为“足球知音”。
【同期声】(曹越华):我也说起我喜欢踢球,他说他也喜欢踢足球,他也说战争和足球差不多,就是争取(胜利),战争就想消灭对方,自己打赢,踢足球也是一样的,怎样能把对方打输。他说这两种经验我都有,因为他是学校(西点军校)的代表队,踢球的时候就是希望多进球,他说我们就是希望打倒日本人,就是等于我们就是能多进一些球,就是我们尽量把球踢好。
【解说】新中国成立后,曹越华返回重庆,在一家研究所从事科技信息、资料翻译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与清苦作伴。对于父亲,儿子曹庞沛用“峥嵘岁月壮志雄,冰霜历尽志尤雄。”概括了曹越华的一生,也对当时的五千译员的爱国主义情操表示出崇敬之意。
【同期声】(曹庞沛):它应该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一个特殊的兵种,叫五千译员。五千译员他也是,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是全部是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他们是有知识有觉悟有文化,他们主动请缨保家卫国上前线。当时他们好多翻译的情报,包括赫赫有名的飞虎队。这批大学生当时也可以说是谱写了中国高校史,或者说是世界大学生历史、世界高校史一段特殊的篇章。
【解说】无论是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还是退休后的清贫低调,都没有改变曹越华达观的天性。曹越华最后还告诉记者,希望当代的年轻人能够兼具勇气和毅力,为国家的建设奉献出光和热,这样才算是无悔的一生。
记者何鹏 钟璐 重庆报道
分类名称:
文娱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