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街头、收音机、出租车
同期:(出租车司机)小时候没电视,老听收音机。那时候上学,中午回去吃饭时候就听它。
现在人就顾得挣钱了,忙忙碌碌,谁有工夫听啊。
解说:如今,中午时分走到街上,偶尔飘来的评书段子,基本都是从出租车里传出的。每天中午忠实地把收音机调到评书频道的听众,大概只剩下出租车司机们了。过去奔跑回家听评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今天我们只能在仅存的几个书馆里找到些许属于评书的记忆。
一、评书.记忆
解说:那是一个并不太久远的年代。每天中午12点,孩子们一放学都会拼命往家跑,不是为了赶饭吃,而是要听每天中午收音机里播讲的评书。其实他们也用不着那么急,因为一路上,从家家户户的收音机里都可以听到。那时候,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听评书艺人演绎古今,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大餐。
评书,又称说书,是传统曲艺的一种,有上千年的历史,它被认为是讲故事最佳的艺术方式,将历史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老百姓,让人边听故事,边学知识,明是非。
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大染坊》里的陈六子就是通过听评书增长见识,丰富知识,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尽管讲的是电视剧里的人物故事,却也是一个时代百姓生活的缩影。
采访:(评书表演艺术家 田连元)说书艺术一直在民间流传,它有观众有听众,过去老百姓都讲说中国老百姓的历史知识是从听书看戏里得来的,他不会看二十四史,也不会看资治通鉴,另外他看那个东西也没意思,有的还没那个文化,所以说就从听书看戏里边得来的历史知识。
解说:然而就在并不遥远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为了听半个小时的评书联播,人们每天都会按时守候在收音机旁,等待那些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刘秀传》、《明英烈》、《岳飞传》等评书段子因此走进了千家万户,田连元、单田芳、刘兰芳等说书人也自然成为时代偶像。
采访:(连丽如先生大弟子 吴荻)小时候的广播电视里边到处都可以听到评书,所以中午放学回家开开收音机,话匣子里边就是评书,中午吃饭那会工夫正好是听评书的时候。
采访:(配音演员 李龙滨)当年我们看杨家将,田连元老师的杨家将,听得如痴如狂,那个时候它在黄金时段播出,现在的电视黄金时段怎么可能去播评书呢?
解说:是的,今天的一些电视节目安排上早已没有了评书的身影。连丽如先生在十年前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曾经预测说,"评书还会活着,但它会越来越差。还有人说,评书似乎正渐渐成为一个年事已高的圈子,靠着留存的记忆在努力支撑。
二、评书.今生
解说:北京,春天的一个下午,我们慕名来到了京派评书代表人物连丽如先生设在东城文化馆的书场,这是连先生和她的弟子在京城摆下的第三个书场。自2010年至今,这个书场已经有两年时间了,每个周日,连先生和她的弟子都会在这里为前来听书的观众说上一个下午。现在徒弟们的表演日趋成熟,师父也就很少登台了。
同期1:(听书观众)王老板的评书说的不错,王玥波,一直追着他,听他这个。评书,我觉得它这个腔调,做派,包括台上的风格都不错。
同期2:记者(小朋友为什么这么喜欢听评书?)
(听书观众)因为它能增长一些见识。了解了一些历史人物事件之类的。
同期3:(听书观众)一招一式,现在他们说的都是文的了,过去有武的那个,连比划带动的那个也挺好的。
解说:让记者多少有些意外的是,前来听评书的有很多年轻观众。不大的书场里,大家喝着茶水,嗑着瓜子,享受着原汁原味的评书带来的视听感受。三十块听一场评书,票价可谓亲民,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书场,放松一下紧绷着的神经。
画面:连丽如大弟子吴荻说书
同期: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叫好声……
念这个春天的诗念不了几回了……
解说:在这个高喊着拯救传统艺术的时代里,不知硕果仅存的书场是否能够带来评书的春天。对于这样的担忧,连先生的弟子们有他们的看法。
采访:(连丽如先生大弟子 吴荻)在过去,我的爷爷奶奶或者再往上那些老一辈的人,他们没有这么多的娱乐方式,那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听书和看戏,那现在我们有这么多娱乐方式了,各取所需,各取所好,这也不算衰落,就是大家有更多的选择了。
采访:(连丽如先生四弟子 梁彦)我们其实是挺乐观的,就是因为连丽如先生有一句话,就是说现在评书艺术在传承,不光是演员在传承,书目在传承,更重要的是评书观众也需要传承。我们只有说去面对活生生的观众,面对鲜活的人,这样才能把评书艺术发挥到极致。
解说:年轻人纵然有信心和乐观的理由,但老一辈艺术家却表现出一些担忧。
采访:(评书表演艺术家 刘兰芳)现在主要还是缺点新作,传统的书目100多部已经在从80年代90年代到2000年拼的差不多,这些老书是前辈们他们留下来的,几百年,几十年他们的心血留的脚本,都用完了,现在需要新的,新的需要什么呢,这就有待于我们这一代来完成。
解说:除去创新之外,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评书传人的匮乏,说书大师的青黄不接,让很多喜爱评书的人多少有些担忧。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先生对此显得比较淡定。
采访:(评书表演艺术家 田连元)我觉得一切用老子的话讲,大道自然,顺应自然。人才的出现也是这样,在一个历史时期,什么人该出来,他就出来了,他出来一段时间又销声匿迹了,那也是这个过程。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真正的大师,是得让历史来鉴定,是众人来鉴定。
三、评书.出路
解说:近几年,随着《百家讲坛》栏目的火爆,易中天、刘心武等一大批学者也迅速走红,成为大众视野中的学术明星。这种为大众讲述历史的行为,让人们仿佛看到了些许说书的形式,这是否说明一个新说书时代正悄然而至?
采访:(配音演员 李龙滨)我觉得任何艺术形式都要随着时代的审美去变化,我们成天讲都是一百年前的事,两百年前的事,跟现在完全不搭边,现在的人完全不喜欢听,或者我的表现方式现代人完全不接受,谈何喜欢呢。
解说:有评论认为,说书是过去时代的"强势媒体",跟今天的电视差不多。然而,随着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变革,万人空巷听评书已经成为过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评书艺术走向衰落了呢?
采访:(评书表演艺术家 田连元)到了今天科技发达,各种手段都上了,所以评书除了本身这种本体的表现形式之外,又外加了什么电视评书,广播评书,网络评书,动漫评书,甚至于现在的讲故事,现在的什么侃谈节目,包括周立波那种清口,四川李伯清的散打评书都是评书的表现形式。
画面:(王封臣说十二星座与中国帝王)
解说:这是刘兰芳先生入室弟子王封臣于2012年4月推出的创新评书《十二星座与中国帝王》,换个角度说历史,在传统评书的基础上加上新鲜元素,这样的评书,或许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否能够传承,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画面:(各种评书表现形式)
采访:(评书表演艺术家 田连元)所以它现在就是外延了,以各种形式出现了,那么作为评书艺术本身这种固有的形式,它不会衰败。
编导:闫欣雨 摄像: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