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播报》节目致力于以"中新视角、国际视野"带给广大网友新鲜丰富的新闻资讯、深入独到的新闻解读。于每天中午前和网友见面。五至七分钟的节目涵盖时政、军事、财经、社会新闻,及海外华文媒体评论。带您在较短时间内速览最新的新闻资讯。
分享到:
今天
03月29日
本期主题
节目文稿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是2013年03月29日。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中新播报》。我是主持人陈虎龙。梳理天下大事,解读最新资讯。首先一起来看今天的《新闻导读》。

  头条关注:清明又至 移什么风 易什么俗?

  网言网语为您带来:广东教育厅表示 “午休费”符合规定

  此外还有新闻地图:兰州回应黄河浮尸:水质正常 还有好转

  一大头条

  标题:清明又至 移什么风 易什么俗?

  【口播】风和景明,草长莺飞,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个节气里,我们都要踏青扫墓,缅怀先祖。祭祀、扫墓作为传统习俗,这些年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不少人提倡移风易俗,文明祭扫。说到移风易俗,得先搞清楚“移”什么风,“易”什么样的俗。

  标题: 祭扫引火灾 提倡文明祭扫

  【解说】临近清明时节,烧纸钱、放鞭炮等传统的祭扫方式出现很多弊端。比如不少卖冥品的店铺有一些纸扎的女子,据说是烧给先人的“丫环”、“二奶”。还有与实物大小相仿的纸糊的电视机、洗衣机、音响等等祭品统统付之一炬,纸灰遍地,到处飞扬。不仅带来安全隐患,还污染空气,影响环境。在四川省乐山市一妇女就因烧纸钱祭祀的行为引发了一场山火。据当地消防指挥中心统计,从3月24日至25日,该中心就接到关于山火事故的报警电话达18起,其中绝大部分是因为祭祀所引起。除此之外,祭祀中滋长的浮躁、虚荣的攀比心理和迷信的风气也是被人诟病的地方。

  标题:扫除陋习损害传统文化?

  【解说】虽然近些年各级政府、组织和公募都在提倡文明祭扫,但是选择采取鲜花、写信等绿色色祭奠方式的民众并不多,烧紙放炮的传统祭祀方式仍是主流,一个真正的低碳清明还尚需時日。中新社记者近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东山公墓看到,很多市民依旧在祭奠时选择烧黄纸、放鞭炮,选择鲜花祭奠的市民并不多。

  【同期】祭奠用品商贩 朱先生 还是纸卖的好一点,观念不一样,鲜花反正是一年比一年卖的好,还一个鲜花太贵了。

  【解说】记者发现,也有的市民由于从众的心理不但买了鲜花还买了黄纸。其实,随着文明祭祀、绿色祭祀的形式的兴起,一些反对的声音也随之而来。有些人认为,祭祀文化中包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把老祖先留下的习俗都抛弃了,传统文化将不复存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学銮认为,祭祀陋习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不应提倡。由于根深蒂固的观念,祭祀陋习不可能马上被消除。同时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消亡,也是中国文化纳入全球化洪流的必然要求,只要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没有什么可惜的。

  【同期】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夏学銮

  只要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有民族个性 民族特色的东西,少了就少吧。我们要保持这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口播】怀念逝去的亲人,这本无可厚非,但采用什么样的祭扫的形式却很值得探讨。如果因为攀比谁家的墓地豪华,谁家的祭品多,或是把“丫头”“二奶”这个社会不良现象也带进去了,那么怀念亲人、寄托哀思的本意就变了味儿。移风易俗,摒弃陋习,这样才能让清明节回归它的本质。自古以来,清明节就有扫墓、踏青、拔河、放风筝等习俗。现在,人们依然延续这样的传统,不过却有了新风尚,低碳、环保、绿色等等名词成为清明节的关键词。

  标题: 祭祀“三宝”带来低碳清明新风尚

  【解说】清明节即将到来,上海市民的祭扫落葬风俗也在发生着悄然的改变,不少市民青睐环保型祭祀“三宝”。

  【同期】(福寿园上海区总经理邬亦波)我们从大约十年前开始 福寿园就在上海整个公墓园率先推广清明祭扫的新三宝 也就是黄丝带 心愿卡 和千纸鹤 我认为通过5到6年的宣传 在上海所有福寿园的客人当中已经慢慢形成了这样用新的祭祀三宝祭祀的方式

  【解说】骨灰海葬是一个文明、惠民且不占用土地资源的文明生态环保葬法。这种殡葬形式被越来越多的福州市民所接受。近日,一场公祭海葬活动在福州闽江口海域举行。85岁的老人刘子楚此次带来了他父母与其老伴三个人的骨灰。

  【同期】(福州市民 刘子楚)

  就让他畅游太平洋,不要关在崇福寺、火善寺(音)里头,没有意思,让他去周游,去周游,去太平洋,让他畅游活动活动。

  【同期】(福州市民 郑琳晶)

  我觉得像这种新的方式是可以推广的,因为毕竟会更环保那也是为后人,也是寄托哀思的方式就会更环保,主要是会更环保。那我们也就是说,作为我们这一代,可能也会更愿意去用这种方式去寄托哀思。

  【解说】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文化祭祀、低碳清明深入人心。家庭追思、网上祭扫、集体公祭等现代祭扫方式备受推崇。更多的人选择献花、植树、祝福等绿色祭扫方式,既表达对故人的缅怀,也抵制了封建迷信活动和陋习。

  二网言网语

  标题:广东教育厅: “午休费”符合规定

  【口播】此前,广东珠海金湾区第一小学收取“小学生午休管理费”的新闻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大家纷纷质疑孩子中午在教室里趴桌子休息要收费属于学校乱收费。不过,3月28日晚,广东省教育厅对外回应称,这一做法符合广东现行有关教育收费政策的规定。

  【解说】广东省教育厅回应称,此项规定来源于《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的通知》,里面提到,城镇小学可以收取“小学生午休管理和课后(非工作时间)托管费”。广东省教育厅调研发现,由于大多数小学生家长为“双上班族”,中午无法接送孩子,个体服务机构涉足学生托管业务良莠不齐。绝大多数小学生及家长都希望由学校来统一管理。

  网友草泥老牟说:向学生收取,就为其它收费开了绿灯:今天可以收取午休管理费,明天可以收取课外活动管理费、学校运动会管理费、旅游费、聚餐费、学生迟到费……

  网友溪边的小草说:中午本来就是老师的休息时间,不该给老师加班费么?要免费可以让家长轮流做义工,中午看孩子。

  午休费是否“合理”也成为专家们争论的焦点。

  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直言,看护留校午休的学生理应是学校的职责,“‘午休费’应该叫停!”

  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冯增俊则认为,午休费是家长的自愿消费。不过政府应该拨一部分经费补贴学校,减轻家长负担。

  标题:女子地铁内进食 网友拍照遭泼热干面

  【解说】3月28日早上,武汉某网友发微博称,自己乘坐地铁时,见一女子在地铁吃热干面,周围的人劝阻未果,自己就想拍下照片发微博,结果被女子察觉,该女子竟将一碗热干面砸在她头上,还想强行抢走手机删除照片,被其他乘客制止。中午博主发布微博并附上女子照片,表示已经报警。

  该微博引起网友强烈关注,除了谴责该女子的不文明行为外,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博主的行为同样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

  网友@假装在纽约说:我也很痛恨在地铁公交车上吃东西。把面泼人头上就更是泼妇了。当然拍别人照片发微博也不对。不过这些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教育为主,请勿谩骂。

  网友@闻香识女人75则表示:这不禁让我想起电影《搜索》:在车上吃面不雅,可能是有急事,所以才见缝插针用餐,谁没个隐情呢?动辄曝光,原博博主的行为更值得商榷!

  三新闻地图

  兰州回应黄河浮尸:水质正常 还有好转

  【解说】针对近日网络传播的“黄河兰州段浮尸”消息,甘肃兰州官方28日通报媒体称,综合数据显示,平均每年从黄河兰州段漂浮的尸体约有100具;目前该市正在加紧制定《关于加强黄河兰州段浮尸处理工作》,组建专业打捞队,避免出现“挟尸要价”。28日下午,中新社记者针对浮尸是否会污染黄河水质这一问题?专访了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李磊。

  【同期】(兰州市环保局副局长 李磊)

  从我们这个监测站,整体检测结果来看,都保持着水质的正常,并且还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转。(针对)浮尸对水质的影响问题,我们加大监管,加大监测力度,确保黄河段老百姓的饮水安全,同时针对有一些出现异常情况,及时要发布疫情,及时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处理。

  西安发生小学生电梯踩踏事故19人受伤

  28日下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小组织学生到曲江海洋极地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其间,由于自动扶梯发生故障,导致学生们发生踩踏事故,事故已经造成了19人受伤,年龄从9岁到12岁,其中,一名男生需留院观查,一名女生的跟腱受伤需做手术。据悉,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处理还在进行当中。

  曼德拉住院病情转好 奥巴马为其祈祷

  南非总统府28日宣布,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于27日深夜因肺部疾病复发被送往医院治疗,这也是他在本月内的第二次住院。据曼德拉的医生表示,曼德拉在接受治疗后病情已有“好转”,目前仍在接受治疗和观察。对此,南非总统祖玛28日表示,祝愿94岁高龄的曼德拉尽快康复,他还说,对曼德拉的治疗团队有信心。

  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对曼德拉的病情表示关注,称曼德拉是一个英雄,将自己毕生献给了南非人民,奥巴马希望曼德拉能尽快恢复健康,并为曼德拉与他的家人祈祷。

  【主持人】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收看。更多精彩新闻欢迎点击《中国新闻网》及中新视频微博。再见!

关注
主持人介绍
  • 赵洁   北京丫头片子,专属天蝎,爱哭爱笑爱玩爱闹。
  • 陈虎龙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本科、硕士,曾任深圳大学教师,北京电台主持人比赛全国八强
  • 马宁   主播团队的新成员,2004年至2012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担任新闻主播。和热爱的新闻工作在一起,生活每天都充满阳光和快乐。
  • 李越   2010年9月加入中国新闻网,在工作中逐渐形成端庄知性的主持风格。除了主持,更喜欢加入战役性报道的第一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总机:86-10-8782668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