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校园惨案连发 众人纷谢室友不杀之恩
【口播】最近,赵薇的新作《致青春》上映,很多朋友看完之后都感慨颇多。电影中的青春清涩美好,现实中的青春却充斥着血性暴力。特别是近期校园惨案频发,大家在怀念青春的同时,还很感谢当年室友的不杀之恩!
【标题】校园惨案连发 众人纷谢室友不杀之恩
【口播】最近,赵薇的新作《致青春》上映,很多朋友看完之后都感慨颇多。电影中的青春清涩美好,现实中的青春却充斥着血性暴力。特别是近期校园惨案频发,大家在怀念青春的同时,还很感谢当年室友的不杀之恩!
【正文】半个月前,复旦硕士研究生黄洋的名字,频繁被人们提及。这个27岁的寒门学子,因在宿舍喝了饮水机里被投放的毒水,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初步查明,毒杀黄洋的犯罪嫌疑人是其室友林某。3月31日中午,林将做实验剩余的剧毒化合物带回寝室,放在了饮水机内。
就在人们为黄洋惋惜之时,南京江宁区检察院经审查认定:4月16日22时许,南航金城学院,学生袁某在宿舍玩电脑游戏,同宿舍蒋某因未带钥匙敲门,袁某未及时开门,双方发生口角,并发生肢体冲突。在冲突过程中,袁某拿起书架上的一把水果刀捅到蒋某胸部,蒋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随便在网络上搜索,就可以看到“大学生因同学在宿舍卖袜子将其捅死”、“郑州两大学生打扑克起纠纷一人被室友捅伤后身亡”、“大学生被叫外号将同学捅成植物人”等等这样令人心痛的新闻。原本该如花绽放的青春却枯萎在了同窗的手中。究竟是什么让高学历、高智商的学子沦为犯罪者,让他们对他人生命如此漠视呢??
悲剧诞生在今天,我们就应该从今天的社会、学校、家庭开始反思。社会上,我们衡量成功的标准已经有了“跑偏”之嫌,实用主义、利己主义的思潮暗流涌动;教育上,我们评判体系的“唯分数论”更是值得商榷;家庭里,我们以上名校作为孩子成长标尺的态度,有待进一步探讨。从小到大,我们在乎的都是考了多少分、得了哪些奖,而忽略了关注心灵的健康、灵魂的塑造。面对升学、就业压力,他们少了一个舒缓情绪、释放压力的舞台。
【口播】“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去世学生黄洋的系主任在事件发生后张贴的字条。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情怀,用经典修正性格,培育品格。毕竟,一个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远远比掌握丰富的知识、先进的技术更重要。
关键词:
分类名称:
中新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