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声】 这是警哨 这是警哨 再来一个 糖锣
【口播】一声哨响,瞬间把我们带回了老北京。我们总是说北京味儿,北京范儿。这种所谓的味儿和范儿从何而来?自然是从历史从来,从文化中来。相比其他地方,北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还是比较重视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怎样才算是很好的保护呢?这值得好好聊一聊。
【现场声】 这是警哨 这是警哨 再来一个 糖锣
【口播】一声哨响,瞬间把我们带回了老北京。我们总是说北京味儿,北京范儿。这种所谓的味儿和范儿从何而来?自然是从历史从来,从文化中来。相比其他地方,北京对历史文物的保护还是比较重视的,“史家胡同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过怎样才算是很好的保护呢?这值得好好聊一聊。
【解说】随着城市的发展,胡同这种北京特有的古老建筑形式正在消逝。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为更多的人找回了老北京的记忆。
【同期】(参观群众 杨阿姨)原来老北京的胡同,老北京的叫卖声,是真的特别的好听,真是让人有一种,悠久的那种回忆,很甜蜜 很沉静。
【同期】(北京朝阳门街道办 副主任 李哲)这些砖,全部都是胡同、四合院,这些老房子,在翻修的过程中,留下来的这些老砖,这些砖往往是,一般是被作为,建筑垃圾给清运走了。我们是及时的把这些砖给保留下来,保留下来让它们有新的用途,那就是铺在我们博物馆的院子里边,然后也让大家感受到,这些砖,它并不是建筑垃圾,而是它保留了胡同的沧桑之美。
【解说】在历史展厅里,正中间是一个七八米长,两三米宽的史家胡同沙盘,灰墙灰瓦,130个院落错落有致。在怀旧生活展厅里,有两间房屋,专门依五六十年代和七八十年代的北京家庭布置。缝纫机、简单的木质家具,黑白电视和半导体收音机,这些家庭物件就像历史的见证者一样,记录了史家胡同的变迁。
【口播】我们一提到文物保护,就是修繕、改善,保留原貌。前不久,成龙要捐徽派古建筑给新加坡的一所高校,结果招致很多人的争议。老祖宗的东西怎么能拱手给外人呢?住建部就说啦,村落里面的传统建筑是不能动的,只有逐步的修缮、改善。难道说,只有修缮、改善、原封不动就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码?近些年,为了文物的修缮我们花了多少人力物力精力,这个先不说,重点是这样做能有多大价值呢? 靠游客走马观花地看一看,给当地带去点经济价值,可是有多少人能从中带回点精神价值呢?建筑物保护下来后,虽然用途和原来的不太一样,但建筑物是不是可以继续发挥效用呢?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离我们最近的香港,他们提出一个词,文物保育。相比内地的文物保护,一个“育”,一个“护”一字之差。区别何在?我们来看看。
【解说】在香港,文物保护十分意识高涨,有文化保护专家提出文物保育的观念,可以通过活化后继续欣赏、继续利用,这就是“育”的概念。2008年,特区政府发展局推出了第一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政府通过与非牟利机构合作将历史建筑活化再利用,在保护中培育出新的生命,让市民大众可受惠共享。
【解说】拥有110年历史的香港大澳警署正是通过港府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变身成了一家四星级文物酒店。由港府斥资6000多万港元复修的旧大澳警署建成于1902年,活化后依旧保持着二十世纪初中西合璧的建筑元素。大炮、探射灯、看守塔、地堡等文物依旧保留,而中式屋顶、木制平开窗、花岗岩石阶、拱形大门等则体现了中国的传统特色。警署旧有的报案室改建成了文物探知中心,展出警署运作的收藏品、影片和珍贵图片。
【同期】香港历史文物保育建设有限公司董事 黄永光
我们不是一个正常酒店的模式,最重要是令到这个项目,可以多点香港人和内地人多点了解到香港的文化传承,大澳好特别的故事,香港这么大这么美丽的大自然。
【解说】除了大澳文物酒店,旺角的雷生春堂、荃湾的芳园书室、九龙的美荷楼等也在“活化”行列中。香港第一代公屋“美荷楼”变身后成为了一家青年旅舍。
【同期】美荷楼旧居民 李柳杏
以前的房子好简陋、好简单,以前还要搬出来在走廊煮饭。
【解说】如今,美荷楼里最让老街坊们牵挂的就是位于大楼内的“生活馆”,这个两层楼的展览空间,展出了1200件由旧居民提供的物品。一张老照片、一个旧物件都带给街坊们无尽的回忆。
【同期】美荷楼生活馆顾问 丁新豹
我们这个展览基本上就是讲的这一带的历史,美荷楼、深水埗一带居民的历史。我们做了很多口述历史,实际上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我们和附近的一些老居民联络,然后呢,做了很多口述历史,他们也非常高兴,他们以前生活的点滴我们可以把它保存下来。然后他们也很乐意把自己的一些东西送给我们,所以实际上大家来到这里看到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解说】“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具体内容包括:政府与非牟利机构合作,由政府提供历史建筑,而非牟利机构提出具创意又能彰显有关建筑文物价值的社会企业项目,将历史建筑活化再用;非牟利机构负责翻新及保育历史建筑和营运社会企业,所得盈余再投放于同一项目,使项目能持续推行;作为合作伙伴,政府提供财政资助和技术支援。香港地产行政师学会认为,发展与保育并不矛盾。但若一味仅保留旧建筑,实在难以满足现代需要;需从用途着眼,只有合适的新用途,才可再次发挥建筑固有特色、感染社会。
【口播】保护当然是第一步的,但保护只是被动的行为。如何在保护下来之后发展?这显然比单纯的保护更重要。无论是“史家胡同博物馆”的旧砖块,旧大澳警署的石阶,还是美荷楼的老物件,它们都给客人来带真实的触感、直观的感受。同时它们本身得到了“生命”的延续。在欧洲,这样的事情早已司空见惯,不要说文物了,你所入住的宾馆,或是拜访的教堂,可能就一千多年了。这些建筑依然在物尽其用。国内,拆了盖,盖了拆的现象到处都是,由于缺乏计划的“短命”建筑也屡见不鲜。我们一手供奉着老祖宗的东西,一动不敢动地捧着;另一只手翻云覆雨地折腾着现代建筑,求高求大,求奇求新。结果是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
关键词:
分类名称:
中新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