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撞大妈:舆论审判有点急
【口播】
老外撞大妈:舆论审判有点急
【口播】
12月2日,北京街头的一起交通事故迅速在网上传播。事件主人公是一名外籍男子和中年妇女。事后出现几种舆论,比方说“老外扶摔倒大妈,遭讹1800元”、 “老外用中文对倒地大妈爆粗口”上。随着更多信息的曝光,舆论发生了反转,有人抨击媒体误导,有人抨击老外欺负人。这事究竟该怎样看呢?
【解说】
人们对此事评判的依据是一组照片及图片注明。照片上的大妈显得在“耍泼”,而外籍小伙显得非常委屈。图注非常具有倾向性,既没有提确实发生了碰撞,也没有提外籍小伙的粗口和主动推搡行为,纯粹地把大妈塑造为一个碰瓷者,而外国小伙则成了“扶老人”的又一个牺牲品。不过后来经过媒体认真调查,此组图片所表述内容与事实有所出入,这名外籍男子驾驶无牌摩托车,确实撞倒了中年妇女,双方随后发生纠纷,后来妇女被送医检查,因伤情轻微,双方在交警调解下,最终外籍男子支付了精神损失费、医药费等共1800元赔偿金。事件的真相如此简单,而并非当初网友们想象的那样。
【口播】
近期“扶老人被讹”的现象又有多发之势,人们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于是每当有这类报道时,人们都会对这种丑行谴责一番,尤其是“丢人丢到外国人身上”的时候。其实,发生碰撞,我们来看看几种理想的可能性。
【微博】
碰撞1
发生碰撞,大妈摔倒没受伤,小伙经过时扶起大妈,真诚道歉,大妈客气。
碰撞2
发生碰撞,大妈受伤,小伙与大妈对伤情的认知一致,小伙送大妈到医院,并赔偿一定的医药费,数额双方均认可。
碰撞3
的确发生碰撞,双方对受伤程度认识不统一,通过理性的举证和讨价还价来达成协议。
【口播】如同中国大多同类事件一般,这起事件同样陷入了舆论审判,可能因为中国的老人太坏,年轻人被讹多了,在事件没有调查清楚的时候,唾沫星子已经把当事人大妈快“淹死了”。那这样的过程应当如何避免?人们怎样才能分辨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呢?
【微博】
小玲子
本来,外国人违章驾驶,出车祸被交警处理,中国大妈被撞得到赔偿。这么简单一件事故上纲上线成国际敌视,没有把握立场的媒体应该打八十大板,在一边煽风点火的围观看客应该打二十大板。
ABC会长
严明公正的司法,使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会大大提高,因为不守信将要付出高昂的法律成本,当交通事故的鉴定不存在偏袒或者草率认定时,死躺在路上不走的可能性也会小很多。
当事人大妈
好多老家人给我打电话骂我,说我在北京碰瓷!不实报道让我压力很大,将追究拍照者的责任
尺子
保险,能提升所有人的安全感,降低纠纷所带来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往往车与车之间的纠纷要比人车之间的纠纷要轻,因为问题让保险公司给解决了。
【口播】
网上有句流传很广的名言——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这本是自律用的警句,但不少人搞错了,拿它向外衡量一切,在每个人脚下都找出一个“中国”来:有人闯红灯,所以“中国人就是不守规则”;有人路边偷瓜,所以“全国人民的脸都被丢尽了”……总之,只要发现不文明现象,便丢出“中国人就是没素质”的结论。一件鸡毛小事炒得这么大,说明有太多人习惯于抽象、宏大地去解读一些事件,而缺少就事论事的思维和心态。
关键词:
分类名称:
中新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