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网20年:变与不变
【解说】在互联网接入中国之初,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网络会和现实社会、和普通人之间,建立起如此密切的联系。近日,中新网记者走上街头采访百姓与互联网之间的故事,互联网的各种功能和服务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上网20年:变与不变
【解说】在互联网接入中国之初,恐怕谁也没有想到,网络会和现实社会、和普通人之间,建立起如此密切的联系。近日,中新网记者走上街头采访百姓与互联网之间的故事,互联网的各种功能和服务已成为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期声】(平面设计师 梁小姐)上网我感觉可以放松心情,还挺轻松的。平常没事的时候,一个是可以打发时间,不用浪费时间了,打发时间。
【同期声】学生 郁峥
方便聊天啊,出去旅游啊,查一下当地的风景,天气情况啊什么,都可以查到,就是说对我们生活很方便。
【解说】对于老人家而言,上网不再追求“谈天说地”,更多的是能够寻找到自己喜欢的新鲜事物。
【同期声】南京市民 金玉琴
我上网不搞其它的,炒股,方便、快捷。像我们炒股的话,就是在网上操作、操作,买卖,方便的不得了,不要到那个证券公司了。
【解说】对南京市民陈德坤老人来说,日常多半是接送自己的小孙女上学和放学。他对电脑网络较为陌生,手机成了他了解网络的唯一工具。
【同期声】南京市民 陈德坤
我们岁数大了嘛,所以(对网络)也不太懂,就是对新闻比较感兴趣一点,手机打开来经常查一下,看看一些新闻,比较直观一点,快一点,比报纸上面讲的详细一点。
【同期声】南京市民 王先生
(我接触电脑)最起码有五六年,七八年了,(主要是)看看电影,看看汽车网站,我们玩的也简单,不是很复杂的,方便生活,就是好多东西现在离不开了。
【口播】从新鲜事物,到舍不得、离不开,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大事记,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微博+口播】1994年4月20日,通过一条64K的国际专线,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1995年5月,中国国互联网进入完全开放的市场化阶段。
1998年起,商业门户网站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并涉足网络新闻传播领域,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拉开序幕。台湾作家蔡智恒一篇催人泪下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风靡两岸。
2002年是中国“博客”元年,博客也成为“自媒体”、“草根媒体”、“公民媒体”等兴起的开端。网友们可以通过博客在网络上写东西。尽管在开始阶段博客仅限于网络界少数精英份子的小圈子,但这意味着信息发布的通道做了最大程度的简单化与快捷化。
2003年,青年孙志刚被警察以“三无”人员为由押送收容站,后遭殴打死亡。这一事件引发网络舆论大哗,掀起了“网络舆论年”。这也成为如今广大网民能够通过论坛发帖、新闻跟贴、博客发文、网上签名等多种方式在网上迅速形成舆论的发轫之年。2007年,华南虎照片等事件又引发网友大讨论,网民参与Web2.0空前活跃。
2008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中国网络媒体真正跻身于主流媒体。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微博客服务“新浪微博”(测试版),成为最有号召力的动作。及时分享新鲜事、对热点事件热点人物在网上发表评论成为众多网友上网必做的事。2013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
【口播】马化腾总结说,“互联网+”成为一个趋势,加的是传统的各行各业。过去十几年,互联网加媒体产生网络媒体;加娱乐产生网络游戏;加零售产生电子商务;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最近这几年兴起的互联网金融也十分受人瞩目。上网买东西,嘀嘀快的打车,十分方便,“互联网+”又让金融变得更有效率。不过咱再想想,变化的背后又很多不变的元素。
【解说】虽说互联网可以缩短时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却终究不能改变两颗人心之间的距离,或消弭它们间的隔阂;互联网可以改变商业、金融的模式,但商业和金融,最终所依靠的,依然是那些千载不变的元素——产品、服务与诚信;互联网可以制造流媒体、自媒体,创造海量信息,但信息源是否专业、可靠,依赖的依然是人,海量信息的取舍辨析,同样是对人的考验;互联网可以让官与民、城与乡离得更近,甚至产生“面对面交谈”的感觉,但能否听见、能否看到都取决于人。中国上网20年,一根网线影响中国,但无论如何变化,互联网世界,也终究是世界的一角。
关键词:
分类名称:
中新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