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高考大战的前夕,各种冲刺标语可谓“集体大爆发”,花样繁多的标语甚至被分为不同类型,像“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属于拼命型、“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则是励志型、另外还有文艺型、幽默型,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中新社记者调查发现,在学生、老师们看来各类标语好坏与否,关键是能否激发拼搏热情。
【同期】(郑州市一中高三学生 李智慧)我觉得这些高考标语,只要能起到激励我们,为最后的那个目标冲刺的作用就行了,不用太在乎标语的形式。
解说:高考大战的前夕,各种冲刺标语可谓“集体大爆发”,花样繁多的标语甚至被分为不同类型,像“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属于拼命型、“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则是励志型、另外还有文艺型、幽默型,着实让人眼花缭乱。中新社记者调查发现,在学生、老师们看来各类标语好坏与否,关键是能否激发拼搏热情。
【同期】(郑州市一中高三学生 李智慧)我觉得这些高考标语,只要能起到激励我们,为最后的那个目标冲刺的作用就行了,不用太在乎标语的形式。
【同期】(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班主任 焦秋红)我个人认为,无论什么样的标语,都是情感的一种宣泄,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精神的鼓舞,正常意义上的标语呢,它彰显了一种传统,而网络上一种雷人的标语,它彰显了一种个性,说明时代在进步,而有些标语呢,它也折射了一种社会的进步。
解说:有人曾经打比方说高考是一场战役,而高考标语就是冲锋号。但这些曾经陪过我们每一个人的高考标语,真的能起到振奋精神的正面作用吗?
【同期】(资深心理专家 蔡劲林)
那么作为标语来说呢,它能给人们带来的一个心理暗示呢,其实它是有两个方面的,那么好的一方面来说呢,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有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正性的积极的这种心态的时候,那么这种标语呢,往往能够给他们一些强化,一些积极的这样一些作用,能够帮助孩子呢,更好的去发挥自己的一些潜能,更好的把自己一些精力和时间,集中在这样的一个学习上面,标语呢,其实还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好的心理暗示,有一些标语呢,对孩子来说,它反而是一种压力,那么这种状态底下呢,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一些不舒服的,不愉悦的这样一种压力感,那么这样的,对孩子来说,它也是不利的。
解说:看来对于标语的激励作用也是因人而异。而相比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而含蓄的特色,现在的高考标语就显得颇为张扬,比如“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这标语乍一听志向远大,但仔细一琢磨,如果进清华是为了“攀高枝”,那这功利之心实在令人汗颜。但在学生们中间,认为雷人标语可以带来更多刺激的不在少数。
同期:(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学生 韩非)我个人比较喜欢那种雷人的网络语言标语,我觉得这种标语吧,能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激励,比如说他这个,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大家看那个分数段那个表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来,有些分数段就不止是一千人了,可能就是上千人,甚至上万人了,所以说我觉得这些网络上的语言,可能相比那些老师们用的那些,更加官方的语言而言,更加的贴合实际,更加符合学生们的心理。
解说:雷人标语因为言辞过于激烈,而屡受诟病,但如果再往深里想一步,其实网络雷人标语也好,传统经典标语也罢,其本质没有改变,然而除去激励考生奋进之外,没有改变的还有“高考改变命运”的教育模式。面对现今越来越大的社会压力,大多数孩子,还是需要通过高考模式来完成人生转变。所以作为附属产品而不断翻新的考前标语也并非意料之外。所以与其批判这些雷人的考前标语,还不如期盼高考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来的更实际些。除此之外,大考前夕,老师和家长带给孩子的鼓励和安慰远大于考前标语,考生自己也应该放松心态,做好自我调节。
【同期】(资深心理专家 蔡劲林)
我建议学生们应该更多的,在这样一个阶段呢,让自己能够更平静的去,接受这样一种考验,而不是很紧张很忐忑,去面对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在更多的时间之内呢,就是说可以把这些感受,向父母向好朋友们倾诉倾诉,这样子也可以消化,你自己的一些,负面的一些情绪。
关键词:
分类名称:
中新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