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工厂里两代人逐同一个梦:“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解说】1月24日,在长春郊外的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46岁的钳工何青田拧紧了CRH380B型高速动车组车头雨刷器的最后一个螺丝。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在零件旁贴上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他将对这个零件“终身负责”。
高铁工厂里两代人逐同一个梦:“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解说】1月24日,在长春郊外的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46岁的钳工何青田拧紧了CRH380B型高速动车组车头雨刷器的最后一个螺丝。他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在零件旁贴上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他将对这个零件“终身负责”。
1989年,刚满20岁的何青田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了长客公司的前身长春客车厂。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做木工,给车厢内部装修。彼时,中国铁路客车制造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正要开始第三代主型车型——25型铁路客车的研发,最高时速仅120公里。
何青田向记者介绍,那时铁路客车的车厢都是木制的,施工要求不高。做了18个年头的木工之后,2007年何青田转行做了钳工。
也正是在2007年,中国第一列国产化动车组CRH5“和谐号”在长客公司整列编组下线,这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高速动车组,设计运营时速250公里。
【同期】(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车辆钳工 何青田)
(动车组组装)零误差,如果是说少一个件,或者1厘米,或者少1毫米,那再多一下,这个安装就安装不了,就组不成功,所以说零误差。
【解说】在这个中国最大的“高速动车”制造基地,何青田所在的组装车间有1300余名工人同时作业。何青田回忆,从木工到钳工,从普通铁路客车到高速动车组,两个重大转变让他体会到了时代变迁的意味。
【同期】(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车辆钳工 何青田)
首先从心里感觉咱们自己国家有自己的高速车了,另一个自己能够亲自参加这个项目的工作,心里感觉自豪,也有时也经常对人说我现在干高铁了,车头就是我干的。
【解说】何青田的钳工经历与长客高速动车制造同时同步。这个时候,他的第一个钳工徒弟——黄北也正式入厂。
今年28岁的黄北回忆到,人生第一次来到动车组装车间,完全颠覆了儿时的传统火车印象。
【同期】(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车辆钳工 黄北)
刚进车间的时候吓傻了,真的吓傻了,因为我觉得,哇,太漂亮了,因为满车间全是白色的动车,觉得太好看了。
【解说】转眼几年过去,如今的黄北都有了自己的徒弟,成了高铁生产线上的老员工。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中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15000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
黄北和同事们每天的工作非常忙碌。
【同期】(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车辆钳工 黄北)
订单是一单接着一单,活非常多,车间也是在所有员工熟悉技能的情况下不断地提能,每天都是活很多。
【解说】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在增长,中国自主研发高铁列车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中国已搭建CRH5、CRH380两大系列动车组产品平台,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CRH5A型动车组已经试验。
在高铁工厂里工作的何青田和徒弟黄北有着共同的愿望,让更多的人坐上中国制造的高铁,让中国制造的高铁走向世界。
【同期】(长客股份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车辆钳工 黄北)
(中国高铁)载着更多的人去往心目中想去的地方,那我觉得应该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
记者 李彦国 长春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