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10月1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付诸施行。这部法律引人关注的看点之一,是被媒体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它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它能解决因救助反被诬陷而引发的社会道德困境,鼓励民间紧急救助行为。
10月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街头,记者就此条法律听取了多位市民的看法。很多市民认为:有法律保障,救人将更有底气。
【解说】10月1日,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付诸施行。这部法律引人关注的看点之一,是被媒体称为“好人法”的第184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它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它能解决因救助反被诬陷而引发的社会道德困境,鼓励民间紧急救助行为。
10月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街头,记者就此条法律听取了多位市民的看法。很多市民认为:有法律保障,救人将更有底气。
提起自愿实施紧急救助,来自焦作的王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他的顾虑;与王先生不同的是身为教师的董女士,在施救前则会选择更为周全的方法。
【同期】(焦作市居民 王小杰)因为我身边的朋友都出现过(被讹)这种情况,他也是好心上去扶老人,然后(老人起来)拽着不让,让家人过来(处理),打官司反正非常麻烦,最后弄得非常不愉快,最后自己有损失,也是损失了金钱还有时间,所以说有时候在路边看见有这种情况,也很想上去把他扶起来或者做一些好事,但是现在这个社会还是(让我)有很多顾虑。
【同期】(郑州某学校教师 董女士)(我们不能保证)被撞到的所有人都是好人,但是我们应该在某些情况下,首先要自我保护一下,比如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先录个像能证明不是我撞倒了他,然后再实施救助。
【解说】不管是救助前的顾虑,还是更为谨慎的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延长开始救助的时间。10月1日,《民法总则》实施后,多数市民对面紧急救助时,似乎少了许多担忧。
【同期】(河南工程学院学生 张宇)既然国家给出了“好人法”我们就应该具体地实施,我觉得,在路上碰到一些(需要帮助的)老人,我觉得我会帮扶。(实施救助后反被诬陷的一些疑虑?)会打消的,因为毕竟是国家为那些好人做的保障吧!我觉得应该相信国家,当然有法律的保证干什么都是有底气的。
【同期】(郑州居民 宋耀辉)是打消了一些疑虑,我觉得这个出台也是对好心人的一种鼓励跟安慰。
【同期】(郑州某学校教师 董女士)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或许就因为这一分(钟),或许就因为这一秒,或许就因为这一剪刀能把你救回来,但是或许因为这一剪刀他的疑虑,然后(生命)就没有了,所以这个法律出台了以后,我觉得会帮助一些心里上有顾虑的人,去救助更多的需要帮助的人。
【解说】面对《民法总则》中第184条,也有市民希望公布更多细则,更为全面地为好人保驾护航。
【同期】(郑州市居民 王女士)“好人法”太笼统了,没有细分没有细则,你怎么确定我是帮他的过程中造成的伤害,还是我故意对他造成伤害,就这一块(还是有疑虑?)对是会有,(既然有疑虑那么遇见这种需要帮扶的情况下会出手吗?)还是要帮吧!
【解说】对于民众普遍认为不再担心做好事被讹、被碰瓷,可以放心去救助一事,河南开为律师事务所律师吴峰辉,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同期】(河南开为律师事务所律师 吴峰辉)民法总则第184条被称为“好人法”,该法的出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见义勇为传统美德,又为见义勇为提供了法律保障,免除了见义勇为提供援助的后顾之忧,但是我个人还是认为,实施紧急救助仍不能盲目,应当具备比较专业的救助知识,避免因为救助行为造成二次伤害好心办坏事,违背我们的立法本意。
记者 李超庆 河南郑州报道
关键词:好人法 市民 法律 保障 救人
分类名称:
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