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4日 15:25 来源:雷竟技平台
【解说】写有“兔”字的甲骨残片、汉代戍边吏卒的私人信件、不同时期的敦煌遗书、展示宫廷生活的明清档案……1月13日,记者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看到,“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即将开展,展览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将于14日开始预展,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学术的“四大发现”。相关文物分别收藏于各地相关保管机构。本次展览首次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聚齐, 249种、382件珍贵文物文献集中展出。
【同期】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部主任 顾恒
我们甲骨文里面有一片叫北图6006号甲骨,里面记载的是一次祭祀的过程,里面有商王世系的文字记录,让商朝比较神秘的朝代的各种信息更加清晰了一些。像居延汉简它记录的就是那个时候戍卒的一些生活,一些生平,一些小人物的每天的事迹,还有各种通商的信息。明清档案可能大家都非常了解,像我们这里面展的大多是宫廷密档,也就是只有皇帝或者是非常重要的史官才可以去看到的一些很重要的档案,像传位于四贝勒了还是传位十四贝勒了,电影里面的桥段,在我们这里面就有这件展品的原件,还有秘密立储匣,其实通过这两件东西,我们就可以看到电影里面桥段是否真实,是否可信。
【解说】除实物展示外,本次展览还利用典籍、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顾恒介绍,本次展览展出面积近3000平米,是目前为止“四大发现”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
【同期】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部主任 顾恒
我们策划这个展览耗时大概用了一年半的时间,主要就是把四个类型的文物分别存藏在四个地区的文物,分别出于四个不同时期的文物进行了一次超大规模的展示,这也是建国以来首次把这么大量的不同类型的文物同集中进行展示。
这次展览我觉得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像以前我们四大考古发现,它是发现在20世纪初,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正好赶上八国联军对我们中国的一个入侵,清王朝腐败无能的这种没落的一个状态,那么那个时候的文人志士,特别像王国维这样的知识界的巨擘们,他们是希望汉学的话语权重新回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手上,所以这四大发现在当时是举足轻重的,它描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的一个起源,记录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历史的发展的历程,能把它们集中进行展示,可以让我们观众在我们国家图书馆很系统地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文明发展的脉络,对于我们观众全面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一个作用。
记者 王世博 北京报道
责任编辑:【宋方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