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黑片瓦、飞檐、杏黄色的墙壁、暗红色的立柱,这些都是典型的日式和风建筑风格。在南京市中心五台山,两座日式风格的建筑就藏身于此。“鲜为人知”的是,这是二战时期日本侵华部队总司令部为在南京战死的日本士兵所建的神社,为当时侵华日军在中国境内最大的一座神社,仿照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建造。不过,如今两座建筑虽然为省级文保单位,其中一处却被出租成为办公场所。7月17日,记者就此前往该处探访并采访了相关文保部门负责人和历史学专家。
【解说】17号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中心五台山体育馆附近,杏黄色的神社外墙立刻映入眼帘,“五台山1号建筑-1号”是它现在的名字,目前是由江苏省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公司作为办公在使用。神社的后院正在进行装修改造,稍显凌乱。距该处建筑东南侧约5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类似建筑,体育局“老同志之家”则是它现在的身份。据了解,这两座建筑是南京城内仅存的一处抗战时期的日式和风建筑。在神社附近居住了近六十年的体育局退休老干部王大鹏介绍说,神社现在的规模比以前小很多了。
黑片瓦、飞檐、杏黄色的墙壁、暗红色的立柱,这些都是典型的日式和风建筑风格。在南京市中心五台山,两座日式风格的建筑就藏身于此。“鲜为人知”的是,这是二战时期日本侵华部队总司令部为在南京战死的日本士兵所建的神社,为当时侵华日军在中国境内最大的一座神社,仿照日本东京的靖国神社建造。不过,如今两座建筑虽然为省级文保单位,其中一处却被出租成为办公场所。7月17日,记者就此前往该处探访并采访了相关文保部门负责人和历史学专家。
【解说】17号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市中心五台山体育馆附近,杏黄色的神社外墙立刻映入眼帘,“五台山1号建筑-1号”是它现在的名字,目前是由江苏省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公司作为办公在使用。神社的后院正在进行装修改造,稍显凌乱。距该处建筑东南侧约50米的地方,还有一座类似建筑,体育局“老同志之家”则是它现在的身份。据了解,这两座建筑是南京城内仅存的一处抗战时期的日式和风建筑。在神社附近居住了近六十年的体育局退休老干部王大鹏介绍说,神社现在的规模比以前小很多了。
【同期】市民 王大鹏
它原来叫神社,这个叫大庙,那个地方叫小庙。它(日本)的高级将领在中国阵亡了,他(日本人)就放到这里边,一般的战士就烧掉不要了。后来解放以后我们就把它改造。前边原来有石墩子,大的高的,就把它全部拆掉了。
【解说】有周边居民表示,多年来,该处建筑几番转手出租,建筑内部装饰和结构早已在数次重整装修中荡然无存。据资料显示,抗战结束后,其曾被改造为“中国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堂”,解放后一直作为江苏省体育局和江苏省体育总会驻地。目前,只有神社主体建筑保留了下来,其余附属建筑都陆续被拆除了。2011年这两座建筑已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文物部门解释说,被列入省文保单位,主要是因为其建筑风格的特殊性和在历史上的特殊意义。
【解说】1939年10月,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在南京建立后,日军总部即着手建造这座日本神社,并仿照东京“靖国神社”的规制与格式,设计出南京这座“神社”于1941年底基本建成。建成后,每年日军军政头目、日本侨居代表都前往南京五台山“神社”,举行祀拜仪式。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五台山“神社”废弃。
【同期】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历史系教授 经盛鸿
这种神社也有很多,在(当时南京)城里城外有多座。其中最大的就是在南京市中心五台山建立的这座神社。(当时)日军在(华东地区)各个战场上,(战死)官兵的遗体被送到南京火化,火化地方就在南京五台山附近的清凉山火葬场,所以他们把火化的一些骨灰就近送到五台山的神社里面暂时安放,举行所谓的悼念活动,然后由长江的轮船海运送回日本。
【解说】经盛鸿还表示,该神社作为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活动的罪证,其存在是有历史意义的。希望有关单位将此处建筑妥善保存下来,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吴瞳 李殿君 南京报道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