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5月16日至20日,首届中国(长沙)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矿藏宝石纷纷汇集于此。然而,在展厅内一个并不十分显眼的展台,一种既非宝石、也非金属矿的白色椭圆球状矿土,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展的内行人的眼球。
【同期】(观展观众)认识 它叫大球泥 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生产毛瓷和中央领导用瓷 一种珍贵的泥料 听说已经绝迹多少年了 (今天)很幸运 这个泥料一般是看不到的了
【解说】这种矿土叫做大球泥,深藏于中国湖南雪峰山脉。它为何会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大球泥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标题】解密“毛瓷”背后神秘的大球泥
【解说】上个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位于湖南省东部的株洲市醴陵,一直是为新中国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烧制生活用瓷的地方。尤其是在1974年烧制的40件四季花色釉下双面五彩瓷,被誉为“20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
这些瓷器因为是为毛泽东专门烧制,故得名“毛瓷”。也由于其为毛泽东专用的特殊性,件件价值不菲。1997年,一件“毛瓷”碗具曾被拍出178万元的天价。
【解说】醴陵为什么能为毛主席烧制专用瓷器?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毛泽东的恋乡情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曾多次回到湖南,最长的一次住了114天,足以可见他对家乡的眷恋。
也有一些瓷艺大师认为,醴陵最终能获得烧制毛泽东专用瓷器这一荣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醴陵有一种独特的制瓷工艺——釉下五彩。
【同期】(湖南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黄永平)釉下五彩实际上是釉下彩的一种 釉下彩我们传统的主要是青花 釉下五彩是相对青花单色装饰 用多彩装饰叫釉下五彩 但实际上平时我们所说的釉下五彩 除了它的装饰上五彩缤纷 主要还是指 釉下五彩是一种特殊的烧制工艺
【解说】醴陵的釉下五彩瓷采用“三烧制”制作工艺,其生产过程是:首先将已成型而未经施釉的坯胎经过800℃低温素烧,然后彩饰;再把已经彩饰的素烧坯进行第二次低温素烧;最后施盖釉面入1380℃高温窑,在先氧化后还原的气氛中烧成。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十分轻盈,且无铅毒,耐酸碱、耐磨损,永不褪色。
【解说】1974年,醴陵为毛泽东主席制作的四季花色釉下双面五彩瓷,被誉为“20世纪最荣耀的中国名瓷”,堪称醴陵瓷的巅峰之作。时至今日,釉下五彩工艺较当时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醴陵瓷却再未能重塑“毛瓷”的辉煌。
【同期】(湖南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黄永平)现在我们做的瓷 瓷器的白度和润度 无法跟以前的毛瓷相比 没有办法和它比
【解说】制瓷工艺的进步为何没能让醴陵瓷重塑辉煌?采访当中,几位瓷艺大师告诉记者,当年烧制的瓷器之所以能被选为毛泽东生活用瓷,除了其精湛的工艺,还得益于一种特殊的制作原料——大球泥。大球泥到底是何物?
【同期】(湖南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黄永平)大球泥实际上是目前 我们国内发现的最优质的高岭土 这个泥主要储藏在湖南洪江
【同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原所长 陈海波)它是由花岗岩风化而成的 直径在140毫米左右 称为大球泥 用它做成的陶瓷胚体 烧成瓷器以后 白度很高 大于80 透光度很好 强度很高
【解说】湖南省陶瓷研究所原所长陈海波告诉记者,大球泥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地质工作者在雪峰山脉偶然发现,每一块大球泥的中心都有一个黑色内核。经过当时湖南洪江瓷厂的化验,开始尝试使用大球泥制作瓷器。
1974年,年过八旬的毛泽东再次回到湖南老家,当时的主席手有些发抖,已不再适合拿重物。负责接待主席的工作人员提议让醴陵重新烧制一批轻巧的瓷器。
为了完成这批最高规格的瓷器制作,从设计到选材配方、颜料配制、入窑烧制,各个环节都有专家与领导严格把关。选用何种原料才能让瓷器的质量、白度、透度和美观达到极限,成了当时最大的问题。
通过层层筛选和试制,参与“毛瓷”制作的工程师一致认为洪江瓷厂的大球泥是最好的制瓷原料。基于此,醴陵通过种种关系从洪江瓷厂运回200吨大球泥,并经过技术人员的反复研究、配比、生产,一个月后,四季花色釉下双面五彩瓷终于烧制成功。
【同期】(四季花色釉下双面五彩瓷 设计者之一 李人中)毛主席第一次使用的时候 主席就拿着这个瓷器 仔细地观察 他就问他的生活秘书吴连登先生 这个瓷器是哪里制造的 吴连登先生答复 这个瓷器是湖南醴陵制造的 当时主席听了以后高兴地说道 家乡的瓷器真美
【解说】然而,随着四季花色釉下双面五彩瓷的问世,大球泥被过度开采,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大球泥已绝迹于雪峰山。据资料记载,在英国也曾发现过可以与大球泥媲美的制瓷原料,却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矿源枯竭。
【同期】(湖南省陶瓷研究所 原所长 陈海波)现在像大球泥这种资源 已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 如果说再没有发现新矿源 那(大球泥)就已经没有了 物以稀为贵 所以说是它泥黄金也非常恰当
【解说】近年来,随着极少数流落到民间的“毛瓷”被屡屡以高价拍出,加上媒体的报道,消失了几十年的大球泥也渐渐为人所知。不少怀着“淘泥”梦的商人开始涌上雪峰山脉,希望能再次找到大球泥,可是均无功而返。
【同期】(湖南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黄永平)目前我们所了解的 洪江大球泥仅存的 就少数的一些收藏家还有一点点 到底存了多少我们也搞不清 这个泥现在 就是像黄金一样珍贵了
【解说】在5月16日至20日的首届长沙国际矿博会上,绝迹三十余载的大球泥再度现身,它存世的数量究竟还剩多少?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找到了展台的负责人滕召华。他告诉记者,他所收藏的仅有100余吨,目前存世的具体还剩多少他并不知晓,但可以肯定,大球泥的收藏家屈指可数。
应记者的恳切要求,滕召华带领记者来到了他存放大球泥的仓库。在三间比较隐秘、加装了层层防护的仓库里,记者见到了这批存世的“泥黄金”。
【同期】(大球泥收藏家 滕召华)正因为它(大球泥)是天然的 而且是绝迹的 我想把它展出来后 让有关的专家或者学者 能够认识它 甚至能够研究它和开发它 也让有收藏爱好的志士 对它作一个更有效的保护
【解说】大球泥的神秘面纱虽已揭开一角,但它为何优于其它制瓷原料,能否在地球上被再次找到等诸多疑问,却还有待科研人员去进一步探索。
【同期】(湖南省地质研究所 原总工程师 童潜明)就像你做出这个瓷器 别的地方的高岭土 可能也可以很纯很好 (但是)达不到这个标准 那就说这个大球泥的高岭土里 还有一种别的什么神秘的玩意儿 那就说我们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到时候如果说 这个自然界(储存量)确实很少 我们是不是可以合成 进行人工校正
编导:白祖偕 徐志雄
摄像:徐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