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河口木版年画面临传承尴尬
【解说】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历史源远流长,肇始于唐,勃兴于宋。到清代乾嘉盛世以后,年画逐渐形成地方流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河口木版年画面临传承尴尬
【解说】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历史源远流长,肇始于唐,勃兴于宋。到清代乾嘉盛世以后,年画逐渐形成地方流派。
【解说】湖北老河口木版年画兴盛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2011年,老河口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85岁的陈义文老人是老河口木版年画惟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解说】陈义文家坐落在湖北老河口市一个400米深的小巷中,记者来到陈义文家时,陈义文的孙子陈洪斌正在屋子门口的工作台上,专注的用刻刀雕刻木板年画。
【同期】陈义文孙子 陈洪斌:一般像做一幅年画,一套出来,从初稿到雕刻再到印刷成,大概要两个月。我们这个老河口木板年画它跟北方杨柳青年画的区别主要在于,杨柳青年画只做线条版,剩下的工序都是手工绘上去的,看上去比较像画国画的那种感觉。但是我们这种年画是每一种颜色都要刻一块板,全部是套色印刷出来的,就不用手专门去上颜色,全部用木板套版印刷,印出来的画。
【解说】在陈义文孙子陈洪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陈义文老人位于三楼的工作室,屏风后的木架上放满了陈义文数十年来雕刻的木版,既有钟馗等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也有喜庆的民俗图案,画中的人物线条流畅飘逸,极富神韵。
【同期】陈义文孙子 陈洪斌:像这样印刷的时候先印刷这样一个线条版,线条版印刷之后是套色版,每种颜色都雕刻了有一块,印黄色的时候就刷黄色,然后后面再分别套红色、绿色,还有紫色板,把这几种颜色都套印完成,就成一幅年画了。
【解说】新中国成立前,老河口印制木版年画的作坊还有刘源盛、德茂公、和顺成等10多家,木版年画远销陕西、河南、四川等地。老河口成为鄂西北、豫西南木版年画的制作基地。
【解说】然而,曾经繁盛的老河口木版年画却在“文革”期间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艺人们纷纷改行或转行,惟有陈义文坚持了下来。由于创作木版年画在当时具有“高风险”,陈义文的儿子没有继承这门手艺。为了生计,陈义文35岁的孙子陈洪斌曾在深圳打工,老河口文体局官员专程去深圳说服了陈洪斌,于是陈洪斌回老河口继续跟爷爷学起了木版年画的制作。
【同期】陈义文孙子 陈洪斌:现在很少人贴这种手工印的木板年画,都是机器印的那一种,所以在销量上都远不如以前了。(那你觉得你会坚持把这个继承下去吗)会的,还是会坚持做下去!希望木板年画还能恢复到以前那种家家户户都贴这种传统年画的繁荣景象。
【解说】如今,老河口木版年画惟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义文的身体大不如前。记者在老河口采访期间,已经85岁的陈义文,因患严重肺气肿病,住进了医院。
【解说】老河口市文体局局长冯雨颇为忧虑地告诉记者,老人技艺只“传内不传外”,给推广和传承老河口木版年画造成困难,但老河口木版年画是瑰宝,不但要努力传承,而且还将多渠道开发市场,让它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期】湖北老河口市文体局局长 冯雨:下一步,我们将在做好保护传承上做好文章,建好老河口木板年画保护传承基地,培养好传承人,将传承保护与时代发展有机结合,从而使老河口木板年画这一国家级文化瑰宝能够持续地发扬光大。
邹浩 刘波 张梦湖北老河口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