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巨大宝库,其中蕴藏着中国古代丰富的舞蹈文化。11月2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即将上演一场“敦煌伎乐天男性形象呈现”的教学展演,这也是敦煌舞男子形象的首次演出。10月31日,记者采访了敦煌壁画舞蹈研究(男性乐舞部分)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敦煌舞教研室主任史敏。
【解说】史敏是国家一级演员,曾主演过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里的英娘。1987年进入北京舞蹈古典舞系,之后从事敦煌舞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她认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敦煌女子舞蹈从教学到舞台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表演体系。然而对敦煌男子舞蹈部分的动态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不利于一个舞蹈流派的形成。
敦煌壁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巨大宝库,其中蕴藏着中国古代丰富的舞蹈文化。11月2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即将上演一场“敦煌伎乐天男性形象呈现”的教学展演,这也是敦煌舞男子形象的首次演出。10月31日,记者采访了敦煌壁画舞蹈研究(男性乐舞部分)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敦煌舞教研室主任史敏。
【解说】史敏是国家一级演员,曾主演过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里的英娘。1987年进入北京舞蹈古典舞系,之后从事敦煌舞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她认为,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敦煌女子舞蹈从教学到舞台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艺术表演体系。然而对敦煌男子舞蹈部分的动态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阶段,这不利于一个舞蹈流派的形成。
【同期】: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敦煌舞教研室主任教授 史敏
在后期的教学活动开展当中,以及对敦煌舞继续深入的研究当中,发现其实敦煌(壁画)不止有女子舞蹈,男子舞蹈也是非常的多,包括伎乐,很多早期还画有小胡子,包括身形,包括脸部的轮廓,都有很强的男子的形象特征。
如果从很专业的、学术的角度去看待它的时候呢,应该说不统一,所以说有了敦煌男子舞蹈和女子舞蹈同步发展,我觉得才是一个流派所具备的基本的条件。
【解说】2011年,在北京舞蹈学院和史敏的积极的推动下,敦煌壁画舞蹈研究(男性乐舞部分)课题,被列为北京市重点课题并正式启动。从那时起,史敏开始了自己对于敦煌壁画舞蹈(男性乐舞部分)的潜心研究。1979年,取材于敦煌壁画艺术的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在全国各地久演不衰,在许多国家演出同样获得巨大的成功,也使敦煌女子舞的“三道弯”和“S”曲线的舞蹈特征深入人心。在史敏对敦煌男子舞蹈的研究中,她也把“三道弯”和“S”曲线运用其中。外界曾有质疑,同样的女子舞蹈体态特征,出现在男子身上,是否会太过阴柔,经过反复的论证和探索,史敏坚持保留了自己的想法。
【同期】: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敦煌舞教研室主任教授
因为在伎乐的它的壁画本身,它的三道弯的形成我觉得并不是为了漂亮或者什么,我觉得它有很科学的一些原理,比如说他的身体达到一定的S形曲线的时候,那么他的胯,就是我们所说重心最重要的部分,也就是我们的盆骨,一定要往外移,那他的这个垂直的重心轴才能让他站得住。从浩瀚的壁画当中,归纳了刚才我跟你介绍的那五类,比如伎乐的形象,包括反弹琵琶,包括击鼓伎乐,包括飞天伎乐这样的形象,我们把它的舞姿都给提炼出来,作为男子的一个舞姿形象,让他们在身上呈现,那么最后的结果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好像一跳身体一出三道弯,一出胯,就好像阴柔,男子的三道弯出现在他们的身体上面,也同样有他们的魅力。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的,我觉得还是很成功的。
【解说】对于即将开始的敦煌男子舞蹈教学展演,史敏的心里充满了期待,她认为现在对于敦煌舞的投入远远不够,呼吁更多的人能关注敦煌这座巨大的宝库,她希望在自己的学生心里,种下一颗敦煌舞的种子,有一天能够开花、结果。
【同期】: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敦煌舞教研室主任教授 史敏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来关注敦煌舞的发展和建设,现在目前来讲,对于这方面的作品也好,或者是投入也好,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远远真的是不够的,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一个老师,作为我自己来讲,我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学生,我能够引导他们了解敦煌,它的魅力,它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的心里有一个敦煌舞的种子,如果有一天能够发芽,能够让他们在这条路走下去。
记者让宝奎 旦增桑周北京报道
关键词: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