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龄“保姆校长”坚守山区小学31年无人接班
[解说]甘肃积石山县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县,当地经济落后、财政紧张,教育资源十分匮乏。由于教师紧缺,很多小学的校长和老师都身兼数职,他们既是站在讲台上的代课教师,也是保障学校后勤的勤杂工。
近年来,不少华人华侨在积石山县捐建或援建了不少学校,帮助这里的孩子走出大山。近日,中新社记者来到了积石山县两所法国华侨援建的学校。
57岁的杨成云一个人在业卜湾小学的操场跑了几圈后,打开教室门,等待着来上课的学生,这是31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杨成云调侃说,自己当了31年的老师,也当了31年的“保姆”。
[同期](甘肃积石山县业卜湾小学校长 杨成云)那时候山村学校都是代课教师,没有公职教师。其他代课老师家里忙,一个月有时候都不来,到山里砍柴搞些家务,他们工资也少,每月15元钱。所以我一个人几乎三个班我就一个人上课。
[解说]杨成云回忆,当时来到学校的时候条件很差,上课下课没有专门的响铃,自己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便去城里买了一个手摇铃铛。
[同期](甘肃积石山县业卜湾小学校长 杨成云)上课的时候连敲三下,下课的时候敲一下,为了区别。
[解说]如今,这个手摇铃铛被电铃替代之后,成为了杨成云永远的记忆。他偶尔会从抽屉里拿出来,时不时回想一下曾经与学生一起走过的苦难日子。杨成云在这里,一干就是30余年。
[同期](甘肃积石山县业卜湾小学校长 杨成云)应该说30年教学倒是可以申请退休,可是我们山村学校老师少,我也热爱教育,每天和学生打交道,感到开心、充实。
[解说]杨成云说,1999年法国侨商曾旭光捐赠20万修建教学楼,使位于半山腰上的业卜湾小学,搬迁重建,学校才有了个学校的样子。
[解说]绕过蜿蜒的山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记者来到了位于黄土高坡山顶的芦家庄小学,这里的农户都散居在周围的山坡上,中间山梁上新建的学校楼房格外显眼。
[解说]校长党正彪说,这所学校由法国法华工商联合会捐赠50万元援建后,今年8月才从“危房教室”搬迁到此。告别了“逢雨便漏、拥挤不堪”的老平房教室,也解决了很多山里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然而,这所学校仅有7个老师,却有138个学生,一个老师不仅包揽多门课程,还要干很多杂活。
[同期](甘肃积石山县芦家庄小学校长 党正彪)现在我们的课虽然开着,但是教学质量提不上去,教员非常缺。像中学有后勤人员,我们这里面7个人(老师),全部的后勤、上课,还有像营养餐都要管,(教员)非常缺,(老师)平均年龄就是48岁了。
[解说]由于山大沟深,条件艰苦,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来这里教书。其中两位民办老师每个月加上班主任津贴还拿不到1300元。
[同期] (甘肃积石山县芦家庄小学校长 党正彪)可以说给着个饭钱,能吃饱肚子,再谈不上什么工资,非常可怜,代课老师。
[解说]为弥补学校没有英语、音乐老师的空缺,党正彪说,准备去县城购置一台录音机,买一些英语和音乐磁带,在课堂上反复放,让学生跟着学。如今,学校虽然盖起了新教学楼,但硬件设施等的缺乏,还是让党正彪觉得困难重重。
[同期](甘肃积石山县芦家庄小学 党正彪)教员少,年龄偏大这是最大的困难。还有学校没有电脑室,虽然学生信息课本发了,可是信息课无法开。
[解说]师资紧缺、硬件缺乏是积石山县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该县教育局副局长陶永鹏说,当地学校的老师甚至校长除了代课,还有很多杂活要干。然而,这些年龄偏大的校长和老师们,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却面临着无法退休的困境。
[同期](甘肃积石山县教育局副局长 陶永鹏)有些校长,即使他是当校长,又是当后勤工人,学校里从早到晚什么活都干,确实很辛苦。但是像这些老师退休了,年纪大了,自己也停不下来。如果停下来的话,现在当下又派不进来老师,他们看着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就每天默默无闻地干这些教书、育人这些(工作)。
[解说]党正彪说,由于学校经费紧张,雇不起人,很多时候只能自己扛着。已经48岁他,不知道自己还要在教育岗位上坚持多久,但他说,如果没有新来的老师,他愿意像“保姆”一样,一直就这么坚守下去。
记者 魏建军 南如卓玛 甘肃积石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