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医生是给人看病,我们给文物看病。”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主任沐蕊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8月1日,记者来到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探访这个被称为“文物医院”的地方。
云南省博物馆即将搬迁至新馆,届时会展出更多的文物。因此,近期技术部异常忙碌,即将在新馆展出的文物,都被送进了“文物医院”,进行一系列的保护修复工作。在一间工作室里,几名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忙碌,他们或拿着手术刀剔除青铜器表面附着的锈斑,或正在拼接碎裂的陶瓮。在许晖的工作台前,放置着几个青铜扣饰,而他正在细致地给一个贮贝器做清洁工作。
【解说】“医生是给人看病,我们给文物看病。”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主任沐蕊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8月1日,记者来到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探访这个被称为“文物医院”的地方。
云南省博物馆即将搬迁至新馆,届时会展出更多的文物。因此,近期技术部异常忙碌,即将在新馆展出的文物,都被送进了“文物医院”,进行一系列的保护修复工作。在一间工作室里,几名工作人员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忙碌,他们或拿着手术刀剔除青铜器表面附着的锈斑,或正在拼接碎裂的陶瓮。在许晖的工作台前,放置着几个青铜扣饰,而他正在细致地给一个贮贝器做清洁工作。
【同期】(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工作人员 许晖):现在根据它的情况来看,由于在外面展览的时间很长以后,它上面有一些锈,有一些硫化物的污染,现在整个面看有点黑,我现在做的这个工作,这个步骤是要把硫化的这个层面, 硫化发黑的部分把它清除。
【解说】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的工作人员对待文物就像是医生看病。每件需要保护修复的文物都要先做例行检查,拍摄保护修复前、中、后的各个面及破损部位的照片和建立文字档案,甚至进行X光透视,金属成分、锈蚀成分检测。沐蕊告诉记者,这个过程就像人看病要先做检查一样,根据文物不同的损毁情况,“文物医生”再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有的只需要“打针”、“吃药”,有的则需要动大手术。
【同期】(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主任 沐蕊):修复的过程应该是说,把残损的青铜器或者是已经断开的碎片重新粘接在一块,或者是焊接、粘接,或者是用其他铆接的方法,让它复原到原来的形状,但是它们已经破碎的裂缝,它是不可能消失的,就像做过接骨手术的人一样,人的骨头是可以再生闭合的,但是青铜器它自身没有生命,这些闭合的过程是需要人工的,材料来做链接的,所以这些也是青铜器修复的一些难点。
【解说】沐蕊表示,现在对于文物的保护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的原则,在整个保护修复过程中,所有的步骤都会被一一记录,由此形成的文物修复档案,有助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总结,也对文物今后的研究、利用和再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期】(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主任 沐蕊):我们现在的保护理念就是,要求我们所有的保护修复手段是可逆的,因为我们不能保证我们用的所有的材料,它永远都是最先进的,也不能保证我们用的所有修复材料万古长青,也有很多修复材料,不一定就比文物本身材质的寿命更高,那么我们必须在修复的过程当中,要有一个可逆的概念。
【解说】除了青铜器,技术部里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对字画、民族文物、少数民族服饰等进行清洁、修护工作。在云南省博物馆内展出的文物,大多都经历过“文物医生”的修缮,才得以最好的面貌展出。通过这些文物,一段段历史才被人们所了解、感知。
记者 张珺 赵静 昆明报道
关键词:云南 文物医院
分类名称:
CN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