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退休储蓄为国际水平一半
最近三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分别为5.37分、6.30分和6.51分,实现三连涨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从5.37分、6.30分到6.51分,最近三年,我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实现了三连涨,主要缘于居民有较好的储蓄习惯,以及准备意识的提升,但在行动力方面,中国居民仍有欠缺。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在退休时点的储蓄水平相当于个人年收入的4.3倍,而国际水平为8倍。与此同时,我国商业保险在退休养老方面发挥的作用仍然较为薄弱。12月9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同方全球人寿共同发布了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并召开中国养老生态圈发展论坛,提出了上述观点。
指数三连涨
《2015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为6.51分,排名与美国并列全球第三。2013年和2014年的这一指数分别为5.37分和6.30分。不过,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对于退休仍没有充分准备。
据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陈秉正介绍,调研组对我国32个省(市、区)的2000名受访者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调查。他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退休计划的完善程度也有所增加,特别是45岁以后的居民明显加强了退休准备行动的落实。“在退休储蓄方面,虽然相当一部分居民的意识有所增强,但储蓄不足仍然是非常严峻的问题。”陈秉正表示。根据国际权威机构发布的标准,在退休时点上,退休储蓄水平相当于退休前年收入的8倍,而中国居民只有4.3倍,略高于国际标准的一半。
另外,在预期寿命方面,受访者的预期寿命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主观预期寿命均值为84.3岁,比去年的83.5岁有所提高。而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4.8岁。由此可见,居民对自己寿命的预期非常乐观。同时,在延迟退休这一方面,与去年相比,愿意通过某种方式延迟退休的受访者约占59%,比去年的65%有所下降,也低于前年的62%。
商业保险四方面发力
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商业保险扮演着第三支柱的重要作用。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人身保险监管部养老保险处副处长孙湜溪介绍,在企业年金市场最为核心的受托管理市场和投资管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截至今年3季度末,保险业在企业年金市场共计为36686家企业提供受托管理服务,覆盖921万人,累计受托管理资产3881亿元,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占企业年金全部法人受托管理资产的70%。投资管理资产余额4564亿元,占企业年金实际投资运作金额的50.8%。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年金保险保费收入4353亿元,同比增长90.8%。目前,年金保险共计覆盖1.11亿人次,提供保险保障金额累计达到1.8万亿元。
除了参与养老保障三支柱的构建,商业保险机构还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一是保险资金投资养老服务业。截至今年9月底,共有9家保险机构已经投资或计划投资28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65亿元,已投资金额224亿元,占地面积合计1141万平方米,涉及床位39794个。
二是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试点,从今年3月幸福人寿第一款产品上市到10月底,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开展了试点。参保老人平均年龄72岁,目前已经签订了投保意向书的40多位客户,正在排队等候的200多家。
尽管如此,商业保险在养老体系中的作用仍有待提高,为应对养老保障体系中的挑战,孙湜溪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积极推动出台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政策;二是进一步将保险业管理养老资产和服务社会发展的功能紧密结合;三是积极争取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尽快启动;四是推动提升商业养老保险供己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