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创业板股权激励加速 投资者质疑给高管"派红包"

2011年01月05日 08:11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有投资者质疑行权门槛过低,有给高管“派红包”之嫌

  2010年12月29日晚间,创业板合康变频董事会发布公告,全票通过了《关于公司首期股权激励计划人员调整的议案》,经调整后,合康变频向包括5位副总经理和31名核心技术与业务人员在内的36人进行了总数为306 .4万股的首期股权激励。

  实际上,自2010年5月29日合康变频首次推出股权激励草案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进度明显加快,仅在2010年11、12月,就有13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预案。WIN D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创业板已共计有1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计划预案,就实施进度而言,已有探路者、合康变频开始实施,其余16家则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而从激励方式来看,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选择了授予期权,行权股票的来源则为上市公司定向发行股票。

  统计显示,18家创业板企业股权激励总体授予的股份为7018 .19万股,以2010年12月29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为29.4亿元。其中最为慷慨的是蓝色光标,拟对包括高管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在内的208人进行总数为700万股的股权激励,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了5.83%。除蓝色光标外,三维丝、网宿科技、爱尔眼科和宁波G Q Y的激励总数占总股本比例也都超过了3%。

  股权激励被称为“金手铐”,旨在鼓励企业高管和核心人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中原证券分析师 陈 枫 对 《 经 济 参 考 报 》 记 者 表示,创业板上市公司集体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目的在于稳定公司的核心团队和骨干技术、业务人员,以促进公司业绩发展,平安证券分析师邵青也对记者表示,股权激励计划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摊薄每股利润,但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总体来看利大于弊。

  公开数据显示,以上创业板企业股权激励的主要行权条件基本上是以2009年净利润为基数,在各行权期内净利润增长达到规定水平即可行权。有投资者质疑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门槛明显过低,有给高管“派红包”之嫌。

  WIN D统计显示,在第一个行权期中,神州泰岳、华星创业、星辉车模、碧水源、合康变频和双林股份分别要求2010年相对于2009年度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0%、40%、45%、50%、30%和100%,但实际上,2010年三季报显示,以上创业板企业的净利润增长就已经分别达到了14%、66%、41%、56%、21%和129%。

  而探路者、爱尔眼科、蓝色光标、东方财富和宁波G Q Y则分别要求2011年相对于2009年度的净利润增长不低于30%、25%、50%、25%和25%,但实际上,以上企业2010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也已经达到了21%、22%、37%、6%和8%。

  此外,创业板此次股权激励中的行权门槛中还出现了“名高实低”的情况。以三维丝为例,该公司的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显示,其三次行权分别要求公司2011年至2013年的净利润不低于2009年的144%、172%和207%,这三个看起来很高的数字计算下来,实际上只要求其2010年至2013年的年复合增 长 率 达 到19%, 而2007年 至2009年三维丝的净利润增长分别为395.60%、25.58%和78.87%。

  更有趣的是,在18家公司当中,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南都电源还“别出心裁”地将净利润基数定在了2010年。数据显示,2008年、2009年,南都电源净利润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46.09%和38.17%,而2010年以来的三季度,其净利润却连续下滑 , 跌 幅 分 别 达 到5 6 .4 1 %、69.48%和62.07%。作为以上18家公司中惟一将净利润基数定在2010年的上市公司,南都电源刻意降低行权门槛的迹象格外明显。

  “高成长只是阶段性的,况且许多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上市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巅峰,而企业将行权门槛设置的比较低,本身就反应了其对自身未来发展状况的预测。”一位分析师对记者直言。他认为,股权激励计划而言,固然不应当“可望而不可及”,但也不应过低,否则将完全起不到对高管的激励作用,反而有向高管“派红包”的嫌疑。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教授董登新对记者表示,创业板以家族企业、民营企业居多,上市之后,第一轮财富兑现,部分投机性高管有离开公司的意愿。另外,在业务的迅速扩展之中,这些企业又大多面临人力资源的难题。他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使得股权激励能够发挥长效机制,应当延长股权激励的考核期。 (吴黎华)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